蝎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暨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长翅目)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生蝎蛉总科Panorpoidea(昆虫纲Insecta:长翅目Mecoptera)由蝎蛉科Panorpidae和拟蝎蛉科Panorpodidae组成。蝎蛉科是长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科,目前包含8属470多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但是,目前该科系统发育研究较少,取样范围局限,属、种间关系未被详细阐明。另外,该科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起源和扩散等生物地理历史进程也缺乏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了蝎蛉科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该科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拟蝎蛉科物种稀少,仅包含13种,分为2属,即拟蝎蛉属Panorpodes MacLachlan,1875和短喙蝎蛉属Brachypanorpa Carpenter,1931。拟蝎蛉属分布在东亚和北美西部,而短喙蝎蛉属在北美西部和东部地区均有分布。此外,来自波罗的海的拟蝎蛉琥珀化石暗示该科物种在普利亚本阶时期在欧洲也有分布。本研究采用历史生物地理学方法,探讨了拟蝎蛉科的起源和当前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是蝎蛉科中的小属,目前仅有8个已知种,分布在全球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横断山脉和邻近的秦岭-巴山山脉。该属物种可分为2个种团,即大双角蝎蛉种团D.magna group和双角蝎蛉种团D.diceras group。双角蝎蛉属存在复杂的种内形态变异和种间相似性,物种界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采用整合分类学方法研究了双角蝎蛉属的物种界定。此外,该属物种独特的地理分布格局、有限的扩散能力和严格的生境需求,使其成为研究东亚地区高山昆虫物种形成机制和多样性分化的理想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蝎蛉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基于COI,COII和28S rRNA等3个基因片段,重建了蝎蛉科系统发育关系和祖先分布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华蝎蛉属Sinopanorpa、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单角蝎蛉属Cerapanorpa、以及新蝎蛉属Neopanorpa均为单系群;蝎蛉属Panorpa并系于华蝎蛉属、叉蝎蛉属Furcatopanorpa、双角蝎蛉属和单角蝎蛉属。生物地理重建表明,蝎蛉科大约起源于古近纪早期至始新世中期,起源中心为东亚地区,向东经过白令陆桥扩散至北美,向西扩散至欧洲;中国蝎蛉科物种扩散至日本,二者在日本海形成之后逐渐产生隔离。2)拟蝎蛉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基于COI,COII,28S rRNA和EF-1α等联合基因数据,构建了拟蝎蛉科系统发育,证实了拟蝎蛉属和短喙蝎蛉属均为单系群。基于扩散-隔离分析(DIVA),扩散-灭绝-分枝演化(DEC)和Bayesian binary MCMC模型(BBM),重建了拟蝎蛉科的祖先分布区域,表明该科的物种多样化最初发生在始新世伊普雷斯阶(53.9 Ma)。生物地理分析表明,拟蝎蛉科祖先分布于东亚地区和北美西部;拟蝎蛉属最初在东亚地区和北美西部均有分布,之后因白令陆桥沉没分布不同大陆产生隔离;短喙蝎蛉属最初局限于北美西部,之后扩散至北美东部地区。3)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基于DNA条形码、形态特征、几何形态测量和系统发育的整合分析,共发现12新种(其中7新种已发表),将双角蝎蛉属的物种数目提升至20。这些新种为斑头双角蝎蛉D.macula Hu,Wang&Hua,2019,德钦双角蝎蛉D.deqenensis Hu,Wang&Hua,2019,谭氏双角蝎蛉D.tanae Hu,Wang&Hua,2019,纤细双角蝎蛉D.tenuis Hu,Wang&Hua,2019,中甸双角蝎蛉D.zhongdianensis Hu,Wang&Hua,2019,义君双角蝎蛉D.yijunae Hu&Hua,2019,螺髻山双角蝎蛉D.luojishana Hu&Hua,2019,宽瓣双角蝎蛉D.lativalva sp.n.,岷山双角蝎蛉D.minshana sp.n.和化龙山双角蝎蛉D.hualongshana sp.n.,政坤双角蝎蛉D.zhengkuni sp.n.和二叉双角蝎蛉D.bifurcata sp.n.。该属有些物种为并系群,可能是由不完全的世系分选、杂交渐渗和近期演化等原因造成的。4)双角蝎蛉属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基于COI,COII,cytb和28S rRNA等4个基因片段,探讨了双角蝎蛉属的生物地理历史和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双角蝎蛉属可分为4个单系群I–IV,这4个单系群内的物种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晚期,分别为11.7,11.6,12.5和6.1 Ma,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相关;该属的最近共同祖先起源时间是早中新世(20.4 Ma),在横断山脉南部和巴山山脉均有分布;位于横断山脉南部的祖先种群向北扩散至岷山,向东扩散至贵州高原,经过分枝演化成新物种;巴山山脉的祖先种群向西扩散至岷山山脉,向北扩散至秦岭山脉;该属的平均物种形成速率为0.143 species/Ma,灭绝速率为0.070 species/Ma,多样化速率为0.073 species/Ma。5)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的演化历史: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由大双角蝎蛉D.magna,岷山双角蝎蛉D.minshana sp.n.和化龙山双角蝎蛉D.hualongshana sp.n.组成。基于mtDNA COI序列,我们分析了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的种群遗传结构,探讨了该复合体的演化历史和更新世冰期循环对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体具有明显种群遗传结构,包含3个遗传支系Lineage I–III,可追溯至更新世时期,分别对应岷山、巴山和秦岭种群;巴山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秦岭和岷山种群,黎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可能为3个支系二次接触的杂交带;支系I–III在更新世分别经历了种群微增长或稳定、种群长期稳定后的略微收缩、以及种群扩张;该复合体在末次冰盛期和当前状况下的适生区保持一致,均为秦岭和巴山地区;该复合体的3个支系可能正处于雏形成种阶段,从各自的冰期避难所衍生出现有的分布范围,之后发生隔离和分化。
其他文献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诸多实际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刑事侦查、智能安防、图像检索、人机交互等。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识别,智能化监控管理技术能大
本文结合应用历史与实际工程图例,从一个全新的结构构成角度对充气结构进行了总结与分类,提出了5类基本型、3类增强型以及单元组合拼装型和杂交型等类别的区分方法。此外,可
目的探讨脑内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8例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位于侧脑室旁深部
对于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的医院污水,国内大多数医院用液氯或次氯酸钠来处理,杀灭医院污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后再排放.处理医院污水最早使用的是液氯,由于液氯处理医院污水的
<正> 随着西方国家暴力犯罪的增加,执行何种枪支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殆尽竭虑的话题。不少国家设法对枪支实行控制,也有的国家却实行枪支开放政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公共场所,密集的人群容易导致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大量的监控摄像头被安装和应用在城市的各个地方。传统的方法是由人类观察者从监控图像中识别行人。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任务,并且不能大规模地进行行人识别。现今,行人重识别是城市监控领域的关键组成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共场所中,利用监控图像识别行人。行人重识别则是指在不同摄像机拍摄的视频或图像中查询目标人物的方法。目前大多数的行人重识别方法主要在有监督和无监
监控系统在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监控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智能视频监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智能监控系统中,行人重识别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非重叠摄像机目标轨迹关联的纽带。虽然行人重识别算法在一些特定的数据集上取得了一定的准确度,但是光照、遮挡、行人姿态变化、场景转变、穿衣风格季节性变化等依然是行人重识别领域内的挑战。本文
以天津市清水工程项目为对象,研究了工程代建方风险—收益综合激励模型。结合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等理论方法,总结出清水工程项目代建方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综合考
行人重识别的目的是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摄像机拍摄到的行人中识别出相同的行人。由于行人容易受到姿态、照明、背景以及遮挡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行人重识别方法在本质上具有挑战
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信息安全和智能安防越来越凸显其价值,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随着公共场所中监控摄像头数量的增多,大型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覆盖了城市越来越多的区域,面对海量的视频监控数据,传统人工的视频分析方法遭遇瓶颈,智能化监控视频分析系统也亟需优化和升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行人重识别技术(Person Re-identification)应运而生,短时间内便成为了智能安防领域的研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