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相关的问题一直是国内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此之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以美日两国为代表的政治舆论、强势美元政策的调整和对外贸易摩擦等,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升温,人民币是否低估问题已经不仅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其政策性意义更加明显。
人民币升值既有其受国际压力的原因,也有其内在动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现实条件与“BS效应”的假设背景大致吻合。本文在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具体情况,通过建立实证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内在原因,同时也验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
论文从“BS效应”的理论基础,即李嘉图关于两部门划分及生产率差异的论述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揭示了“BS效应”产生的根源,深入挖掘其内在逻辑和理论内涵,并在不改变该效应理论内核的前提下,对“BS效应”原模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放松“BS效应”原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论文引入规模弹性和利率因素进行拓展分析。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利用中国以及和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1985-2007年的数据,将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制造业划为贸易品部门,其他行业划为非贸易品部门,进行了人民币“BS效应”拓展模型的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从1985年到2007年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本文认为从1985年以来人民币一直被低估,并将这些年的汇率分为3个阶段,1985-1990年为人民币汇率逐渐走向严重低估通道阶段,1991-2005年为人民币汇率第一次改革以来的低估阶段,2006-2008年为人民币汇率低估缓和阶段,并对各阶段人民币汇率高估或低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文指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将面临升值压力的现实性,总结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的关键点以及还有需要改进之处,为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