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城市的生命,水源是城市居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水源地则是为城市生存发展提供清洁、优质和充足水源的生态环境基础。然而,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水源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由于水源地具有与一般水体不同的特殊性和易损性,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目前还难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情况下,将研究重点放在水源地风险分析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紧急应对及快速处理上,就成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关键,也是城市水源地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因此,从水源地安全的角度出发,针对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风险评价和应急处置理论及方法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回顾了国内外对突发性环境事故问题的相关研究,并重点关注了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在此基础上,对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相关理论作了简要阐述,包括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定义、污染的来源、分类及事故的特征等。
论文针对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具有“时序性”的特点,构建了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体系——“时序评价体系”,将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分别相应地提出“事前风险评价”、“事中应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三个子系统。其中“事前风险评价”包括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对比风险评价两部分,前者目的在于评估原水水质现状及确定主要处理的污染物,后者目的在于确定事故风险源及事故发生后的重点保护对象;“事中应急处理”侧重于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评估及现场处理,强调快速、准确地预测事件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事故的危害;“事故善后处理”是事件的后续处理,目的在于评价和补偿事故的损失,挽救事故的不良社会影响。论文对东莞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事前风险评价”子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确定六价铬(Cr6+)为重点处理污染物,同时识别出突发污染事故的主要风险源有两个:1)工厂事故排放和企业偷排,2)货运交通事故(翻车),并对各自来水厂的取水风险作了排序;建立了东江三角洲网河区的一维潮平均水流水质模型,将其运用到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评估上,同时提出了自来水厂应对该事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