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报》创刊于1902年1月,终刊于1911年1月,是近代中国第一份以研究国际问题和外交为主的报纸。本文以归纳的方法和客观描述的态度,揭示其所处历史时代的特点,当时中外关系交流的背景,研究其刊载的有关外交的报道及评论。由于研究对象是刊载国际关系的大众传播媒介,本文除了使用比较常用的历史学方法进行写作之外,也引入了新闻学、外交学、社会学以及相关文化理论来阐释和论述具体问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开展研究。第一,介绍《外交报》的基本情况。从刊行的历史和基本内容入手展开讨论,分析报纸的基本特点、办报思想和作者群体。第二,就《外交报》刊载的国家利益保护、西方基督教管理策略、国民外交思想、参加国际公约、同盟外交思想、对“黄祸论”的思考、外交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展开叙述和研究,揭示杂志的民族主义宗旨和特性第三,研究作为外交专门期刊的《外交报》所具备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要素,它对于清政府外交政策和民众教育所起的作用。第四,作为研究对象,《外交报》能够为当代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选题的学术研究状况,提出了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说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并对民族主义的概念与特征、要素、影响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八章。第二章对《外交报》创办发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报纸办报思想和作者群体进行了研究,旨在说明报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倾向;第三章考察了传统的排外主义到“文明排外”思想的演变过程,对关乎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行的批判,探讨了“文明排外”旗号下保护国家利益的思考;第四章论述了国民外交思想的起源、内涵以及国民参与改善外交的途径与方法;第五章探讨了本土化视野下基督教管理的对策。文章从中西民教冲突的概况入手,开展理性分析,提出基督教本土化管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改善宗教管理被动的局面;第六章对中国开展同盟外交进行了思考。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入手,分析了同盟外交策略的利弊,建议清政府开展中美同盟外交;第七章论述了东西方冲突中的“黄祸论”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并对此予以驳斥和反思;第八章梳理了甲午战争前外交人才培养任用的情况,批判了不足和负面作用,进而探讨了近代化模式下的外交人才培养模式;第九章介绍了《外交报》介绍和宣传国际法的情况,分析了国际法引入的特点。结语部分分析了《外交报》作为外交类专业媒介的特点,以及对外交近代化进程所起到的作用,肯定其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