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实现创新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步骤。随着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数量的增多、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涉及学科门类的复杂化,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动力缺乏、热情不高的现象日趋显著。本科生作为科研训练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是科研训练顺利开展的动力保障,健全和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对于提高科研训练的开展质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助益作用。本文以提高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完善为落脚点。首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以NJAU大学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对当前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找出激励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归纳和总结了开创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先河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形成著名“伯克利模式”的伯克利大学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状况,并从更新大学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激励制度与政策体系、重视科研训练过程中师生关系建设等多方面借鉴了一些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再次,结合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围绕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内部的几大要素,从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过程、激励措施、激励方式与方法、激励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激励机制的评价与反馈环节多方面系统研究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内容,进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体系:一是激励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二是激励机制的外部保障机制;三是激励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同时,本文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实施效果的若干因素,为优化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最后,本文先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的五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动机引导原则、公平性原则以及过程激励原则。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完善的策略,提出了营造激励机制运行的良好外部环境、改进激励的方式与方法、健全激励制度与政策体系、提升指导教师的激励能力与水平等具体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