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概说,第三部分为成语中的心理文化观照,第四部分为成语的文化应用,第五部分为结语。 一 绪论 主要介绍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E·萨丕尔曾指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汉语成语是汉语语言符号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符号,它所蕴涵的文化具有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广度。成语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高度凝聚着汉民族文化的精华,因而从成语中透析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 概说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成语性质的探讨。论文在对一些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成语性质的看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具有浓重书面语色彩的词组或短句,其结构一般为四音节形式。第二部分为概说成语文化。首先是对文化及成语文化的界定。文化指广义的文化,它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在整个文化结构中,心理文化层是文化的深层部分,具有认知与价值定向的功能,对整个文化系统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所说的“成语文化”,主要指成语中反映出来的民族心理文化。论文阐明了成语文化的理论基础,并指出本文欲通过对成语中的心理文化层多个方面的透析,探寻古人的文化心理状态,以求把握中国文化的主色调。 三 成语中的心理文化观照 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成语中的价值观念。汉语成语如一个多棱镜,从多个侧面折射出汉人的价值取向。(1)宗法伦理观。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是儒家提倡的封建3瞰和伦理观念,许多成语体现出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2)道德人格观。许多与“仁”、 “义”有关的成语表明,“仁”是汉民族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义”是中华民族就精神的精髓。中国人素来重视修身养性,又有勤劳节俭、崇高质朴的传统。这都能在成语中反映出来。(3)社会人情观。在中国,人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生存信条。从许多成语可以看出,中国人办事十分注重“和\ 和谐、和睦是人们追求的人际关系的目标。 第二部分为成语中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一是辩证思维。在形式上,大多数成语的语音平厌配对,交替出现;在内客上,如“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等成语都能体现出汉人的辩证思维。意象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二。在人们的心目中,意象与其所表达的对象关系不同,分别激起了不同的联想,成语的意象在表达意义时,就有了不同的方式:比喻式、象征式、示现式。直觉思维是整体思维的衍生之三。成语写自然界的动植物,很少静止地写真,而是寓情于物,把外物当作人加以对待。 第三部分为成语中的审美情趣。汉民族的审美情趣,体现在形式上,四字格使咸语具备了一种相对齐整的美感;在内容上,成语的词源内涵渗透着社会的评价标准及道德感受,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为成语中的事理,包括哲理和人生经验两方面内容。在 2 3成语所负载的意义里,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哲理,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成语所揭示的一些生活经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中既有对子自然界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又有关于社会政治历史和经验的概括及总结,还有对人情世态以及精神心理的体察和感悟。 四 成语的文化应用 吕叔湘在给《中国成语大辞典》(1986年版)书前题辞中说:“成语之妙,在于运用”、“颊上三毫,龙睛一点”。成语的文化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成语广告,一是成语文字游戏。所谓成语广告,是指广告词中含有成语或变异成语的广告。广告中成语广告很多,这与成语的特点有关。成语在广告中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形式上完全不变,有的内涵没有变化,有的内涵有了发展变化,文中称之为“拿来主义式”,另一类是形式和内涵都有了发展变化,可称之为“仿拟式\论文对这两种情况又分别进行分类分析,并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阐明成语广告大量流行的原因。所谓成语文字游戏,是指用成语作为游戏材料的文字游戏。成语文字游戏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文化性特征。成语文字游戏主要有成语谜语、成语对联、趣填成语、成语接龙等。成语广告及成语文字游戏既继承了民族文化遗产,又娱情。恰恰,因此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文化生活。 五 结语 指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成语以其独特的方式映照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走进“成语大观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