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專書同義詞研究有利於郭清詞彙系統的真實面貌。本文窮盡列舉了《逸周書》中的“順應”類同義詞,采用“比較互證法”,首先,對《逸周書》中的“順應”類同義詞進行考釋,確定同義關係。在《逸周書》中共有21個語詞具有“順應”這個義頊,它們是“順、從、奉、行、服、惠、應、聽、與、遵、則、若、敬、率、慎、悌、因、尊、循、方、賓服”,但“順應”並不是它們的唯一義項,它們在“順應”義上構成一組同義詞,但其内部兩個或多個語詞相互之間在其他義位上又構成同義詞,說明其詞義存在錯綜複雜的交互性。另外根據統計,這些語詞中大多是單音詞,它們的各個義位經過歷史的篩選,有的義位保留至今,有的義位已不再使用,遐有的語詞在現代衍生出了新的義位,遣說明詞彙的意義具有“消亡性”和“再生性”:其次,對《逸周書》中的“順應”類同義詞進行辨析,主要從語法、語用兩方面對它們進行具體分标語法方面第一表現為句法功能不同,有的只被用作及物動詞,帶賓語如“因、尊、循、方”4個語詞。有的只被用作不及物動詞,不帶賓語,如“惠、與、率、慎、悌、行、賓服”7個語詞。而有的則兩種情況皆有用例,如“順、從、奉、服、聽、遵、則、若、敬、應”10個語詞。第二表現為用法不风作為“順應”義类,這21個語詞中有的具有使动用法,有的具有被動用法,還有一個詞類活用的例子。第三表現為句法結構不同,在《逸周書》中,這2l個語詞普遍的使用結構都為“S+‘順應’類語詞V+(0)”,但是,有些語詞的句法結構存在細微的差別,主要有"S+adv+V"結構、"Adj+V"結構以及“V+V”結構。語用方面主要是其適用範圍不同,有的適用於物,有的適用於人,既適用於物又適用於人的語詞只有“順”一個;最後,對《逸周書》中的“順應”類同義詞的形成原因進行探討,這些原因主要有詞義引申、假借关係、通假關係、詞類活用等。其中詞義引申分為間接引申(其“順應”義是由另一個引申義再引申而來的)和直接引申(其“順應”義是由本義直接引申而來的)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