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组蛋白分子伴侣ASF1的功能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F1(Anti-silencing function 1)是一个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组蛋白分子伴侣。酵母和动物中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ASF1蛋白在包括基因转录,DNA复制和修复在内的多个染色质层面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同源序列比对,我们发现拟南芥基因组中有AtASF1A和AtASF1B两个编码ASF1同源蛋白的基因。AtASF1A和AtASF1B蛋白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分布,并且两者都可以在体外特异性地结合组蛋白B3。AtASFIA和AtASF1B任意单一基因的缺失都不会导致拟南芥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但是同时敲除AtASF1A和AtASF1B两个基因的Atasf1ab双突变体植株则出现了强烈的生长受到抑制的表型,并导致植物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异常。同时,Atasf1ab双突变体还具有叶片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周期S期延滞和细胞多倍性水平降低的表型。在分子层面,Atasf1ab双突变体中包括S期复制检查点相关基因和G2/M期转换相关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基因的转录水平出现明显上调。而由于AtASF1蛋白的缺失所导致的复制叉停滞还组成型地激活了包括ATM, ATR, PARP1和PARP2在内的DNA损伤检查点相关基因和H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同源重组修复途径的相关基因。除此之外,我们还检测到Atasf1ab双突变体中DNA损伤水平明显上升,表明突变体中DNA损伤修复的缺陷已经超过了修复机制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体外热胁迫(Heat shock)处理系统,探讨了AtASF1蛋白与基因转录激活的关系。研究证明AtASF1A/B蛋白确实参与植物热胁迫应答过程中的基因转录激活过程。A tasf1ab双突变体植株同时表现出了本底和获得性热耐受力(basa1/acquired thermotolerance)缺陷的表型。与此同时,相比于野生型(WT),Atasf1ab双突变中一系列重要的热胁迫应答基因的诱导表达都极大地受到抑制,包括热胁迫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基因Hsp2101、Hsp70、Hsa32、 Hspl7.6A和Hspl7.6B-CI,以及热胁迫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s)基因HsfA2等。我们通过ChIP实验证明在热胁迫应答过程中,AtASF1A/B蛋白能够被招募到HsfA2和Hsa32基因上,参与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编码区域核小体的移除过程,并表现出与RNA聚合酶Pol Ⅱ在这些基因上的动态变化高度的一致性。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AtASF1A/B蛋白能够促进HsfA2和Hsa32基因上因热胁迫处理而被激活的组蛋白H3K56乙酰化修饰。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拟南芥ASF1具有组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由其介导的核小体组装与去组装过程在植物细胞DNA复制,DNA修复以及热胁迫诱导的应答基因转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张常海任社长,林默涵、魏巍任主编的《中流》杂志,自1990年创刊以来,一向在作品与言论的并重中,注意发出自己的声音。近年以来,该刊逐渐以言论性的文章
从“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关系切入,将居民收入从经济发展子系统中细分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把环境细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了福建省“百姓
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信息系统需求频繁变更过程中,利用配置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的变更,保证信息系统版本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期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所帮助和启示。
浅谈高层建筑 电气安装 施工监理过则周(无锡市建设监理公司)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安装过程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
为考察高温作用对岩石物理及力学特性的影响,对经历常温~900℃高温处理后花岗岩圆盘试样进行巴西试验,分析了高温后岩样的物理性质(如颜色、体积、质量和密度)变化,研究了力
目的观察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思密达、乳酸菌素片口服,治疗组予
本文在借鉴国内相关学者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层面管理实践和措施的基础上,梳理我国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历程,总结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实践。本文指出公共机构
新疆玛纳斯河属于多泥沙河流,泥沙来源于降水、融雪、汇流对流域面的侵蚀和水流对河道的冲刷,从河源到出山口,泥沙随高程的递减而逐渐增加。玛纳斯河渠首是弯道式引水渠首,依靠天
本文简述了地铁轨行区挂接地线施工作业现状,结合运营经验分析了作业过程中导致人员触电伤亡、设备损坏的主要风险,继而提出了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并对地铁行业挂接地线未
本介绍了微混合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综述了微混合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微混合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