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考化学试题开始呈现出逐渐脱离课本的趋势,题目设置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单纯呈现,而是基础矢知识的升华和创新。这就直接导致很多一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忽略了教科书的作用,一味地给学生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以至于使学生脱离基本知识而去追求偏题、怪题。不可否认的是,新课改后的教科书内容确实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和教科书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搞清楚高考命题和教科书内容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试题素材如何取材于教科书以及指导教师怎样更加有效的利用教科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首先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将2009——2013年高考化学全国新课标卷、山东卷以及江苏卷共计15套高考化学试卷,和与之相对应的人教版、鲁科版以及苏教版教科书作为对象展开了研究。依据《考试大纲》中对于必考部分的要求,从这15套试卷中选取了十个高频考点,进而对这十大考点取材于教科书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之后得出了结论。研究认为不同版本教科书与其相对应的高考试题的衔接情况存在着差异性和共性,其中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从课标卷到山东卷命题脱离课本的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课标卷中有机物的考查偏离度较低、江苏卷较为注重化学与STSE的考查、山东卷实验部分的考查较其它版本试卷来说偏离度较高;共性具体表现为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的考查偏离程度普遍偏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偏离度则普遍较高。针对上述结果,研究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入手,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应对目前的命题模式、如何利用教科书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知识方面,首先希望教师能够对课本中的习题予以重视,让课本习题与高考试题进行有效的链接;其次,教师还应注重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即传授知识本体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应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例如重视对课本中注释部分的讲解以及讲解习题时切记不要就题论题,而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习题把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能力方面,研究认为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课的几分钟为学生普及相关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作为拓展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研究还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即要重视主干知识的讲授,还要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的敏捷性以及探究意识。最后进行了反思,讨论了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