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效应蛋白Tce1杀菌机制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9624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的结构复杂的细菌分泌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接触依赖型细菌竞争武器,一般认为,在环境中相邻的细菌间,攻击者(供体菌)利用T6SS直接刺穿相邻的被攻击者(受体菌)的细胞,从而直接将效应蛋白注射到被攻击者细胞的特定位点,发挥杀菌活性,以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有关T6SS杀菌功能的研究报道都是接触依赖型的,T6SS是否具有非接触依赖型的杀菌方式是该领域一个未解之谜。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其基因组中含有4套完整的T6SS,其中第三套T6SS(T6SS-3)基因簇中包含有多对功能未知的效应物-免疫蛋白基因对(E-I,effector-immunity pair)。T6SS-3是否可以分泌具有杀菌活性的效应蛋白,以及T6SS-3是否在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细菌间竞争中发挥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3分泌的一对功能未知的候选效应物-免疫蛋白对:YPK_0954-YPK_0955(本研究将YPK_0954命名为:Tce1,T6SS contact-independent antibacterial effector 1,而将YPK_0955命名为:Tci1,T6SS contact-independent antibacterial immunity 1)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Tce1的生化功能,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纯化获得Tce1重组蛋白对其进行酶学活性分析;构建tce1-tci1突变体进行细菌间竞争试验,揭示tce1参与细菌竞争的作用方式;利用Tce1重组蛋白检测其杀菌活性、以及采用GST pull-down检测与Tce1相互作用的受体菌蛋白,以期揭示Tce1参与T6SS细菌竞争作用的分子机制,试验获得了以下结果:1.确定了tce1-tci1是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3基因簇中一对具有功能的效应物-免疫蛋白对,并且效应蛋白Tce1具有Ca2+和Mg2+依赖的DNA水解酶活性。分泌检测试验发现Tce1是T6SS-3所特异分泌的效应蛋白,Tce1毒性检测、体外相互作用试验证明tce1-tci1是一对效应物-免疫蛋白基因对。通过对原核表达纯化获得的Tce1重组蛋白进行体外酶活检测,发现效应蛋白Tce1具有Ca2+和Mg2+依赖的DNA水解酶活性,但不具有RNA水解酶活性。Tce1不仅能够水解线性Lambda DNA分子,而且还可以水解环状质粒DNA分子。异源表达效应蛋白Tce1发现其对大肠杆菌具有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及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发现Tce1在细菌胞内能破坏其DNA的完整性,导致细菌死亡。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及酶活检测结果说明,Tce1是一个全新的小分子量(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DNA水解酶类效应蛋白,Tci1是其特异的免疫蛋白。2.首次发现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3借助效应蛋白Tce1发挥非接触依赖型的杀菌功能。通过对供体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野生型、T6SS-3的功能性突变体Δclp V3及其功能回补菌株、Δtce1菌株)与受体菌(WT野生型菌株、Δtce1Δtci1突变体及其tci1回补菌株)间,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细菌-细菌间紧密接触的生长竞争试验、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供体菌与受体菌无紧密接触时的竞争试验结果分析发现,Tce1不但在细菌间紧密接触时发挥了杀菌功能,使得供体菌获得了竞争优势,而且在细菌间无紧密接触时也能发挥杀菌功能;Tce1参与的这种细菌间接触与非接触的生长竞争作用,依赖于T6SS功能的发挥。进一步,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利用0.22μm滤膜将供体菌与受体菌物理性隔离开进行细菌间竞争试验,结果显示,Tce1仍可借助T6SS的分泌发挥杀菌功能,使得供体菌获得竞争优势。以上结果表明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3能够利用效应蛋白Tce1发挥接触依赖型与非接触依赖型双模式杀菌功能。重组效应蛋白杀菌试验以及AF-488荧光标记蛋白对靶细胞的结合试验结果均表明,Tce1能够识别并进入到靶细胞内发挥杀菌功能。3.初步揭示了效应蛋白Tce1通过识别并结合受体菌外膜上的受体蛋白Btu B和Omp F进入受体菌细胞的分子进入途径。为了研究Tce1是如何识别并进入到靶细胞内发挥杀菌功能,本研究通过GST-Tce1与假结核耶尔森野生型全细胞裂解液进行pull-down,经质谱检测、体外蛋白互作及细菌双杂交试验,发现了与Tce1相互作用的靶细胞外膜受体分子Btu B和Omp F,以及细胞周质空间蛋白Tol B。通过Tce1的荧光标记蛋白对假结核耶尔森氏菌WT菌株、Δbtu B、Δomp F、Δbtu BΔomp F等细菌突变体及其回补菌株的细胞结合试验,以及重组蛋白对受体突变体的杀菌试验表明,Tce1通过识别并结合受体菌外膜受体Btu B和Omp F,进入胞内发挥杀菌功能。4.靶细胞外膜受体蛋白Btu B和Omp F介导了Tce1非接触依赖的杀菌作用,在T6SS接触依赖型的杀菌作用中Btu B和Omp F不发挥作用。通过对供体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WT菌株和Δtce1突变体菌株)与外膜受体btu B和omp F的受体突变体及其基因回补菌株间进行液体培养条件下与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细菌竞争试验发现,细菌间非接触竞争作用依赖于靶细胞外膜受体分子Btu B和Omp F发挥作用,而在细菌间紧密接触竞争中则不依赖此类受体分子的参与。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假结核耶尔森氏菌T6SS-3通过分泌一个新型Ca2+和Mg2+依赖性的DNA水解酶类效应蛋白Tce1,发挥非接触依赖型杀菌功能的分子机制,拓展了当前对于T6SS杀菌功能的认识,初步揭示了T6SS非接触依赖型杀菌作用中Tce1靶向并进入受体细胞依赖于外膜受体Btu B和Omp F进入细胞的途径,完善了对于效应蛋白靶向受体细胞的机制,为此类效应蛋白在临床耐药菌生物防控、农业病原菌的防治与环境生态治理中的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流行性日本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威胁人类尤其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被认为是乙脑流行环节中的“放大宿主”,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可在猪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明显的病毒血症。此外,日本乙型脑炎病毒还可以通过蚊子在猪群之间进一步传播,对中国养猪业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强毒株引起的给世界养禽业造成极大危害的烈性传染病。迄今为止,已经在250多种鸟类以及少数的哺乳动物上发现了NDV的感染。为了适应庞大的宿主类型,与其它单股负链RNA病毒一样,NDV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大量的变异体,表现在多种多样的基因型。除宿主因素外,NDV的毒力主要是由其基因编
羊奶含有丰富的短中链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该特性构成羊奶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在婴幼儿、老年、恢复期病人以及肠道不适人群的营养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山羊乳腺作为重要的泌乳器官,乳汁中脂肪酸的成分及含量主要受到乳腺组织中脂肪酸代谢的调控。Micro RNA(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调控因子参与脂质及蛋白质合成以及新陈代谢乃至于肿瘤发生发展等多方面作用。miRNA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调
安格斯牛是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具有性成熟早、易产、初生重小、生长速度快、肉质好、适应力强等优点。安格斯牛作为肉质好的代表品种被大量引进用来改良地方牛品种,在优质高档牛肉的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牛是种牛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肉牛群体遗传性能改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种公牛为肉牛的生产提供大量优质的精液,以便优良遗传性状得以稳定遗传,因此理想的繁殖性能对种公牛至关重要。睾丸是精子发生的重要器官,
女贞子Ligustri Lucidi Fructus系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明目;主治阴虚内热,腰肢无力,肾虚滑精,视力减退等。研究表明,女贞子主要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特女贞苷、女贞子苷等化学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已有文献证明女贞子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然
牛骨骼肌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可为肉牛育种提供分子遗传改良信息。在胚胎期,骨骼肌细胞发育主要进行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单核肌管,随后单核肌管融合形成多核的骨骼肌纤维。在出生后期,牛骨骼肌纤维数目基本维持稳定,主要进行肌纤维增大和增粗。此外,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损伤修复等过程,都会影响牛肉的产量和质量。研究者发现多种因素可共同作用调控牛骨骼肌的发育,这些因素包括生肌调节因子、生长因子、骨骼肌特异性或骨骼肌非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几乎所有细胞均可释放的纳米级被膜囊泡,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卵泡液中含有EVs,对卵泡发育以及卵母细胞成熟具有调控功能。到目前为止,关于卵泡液EVs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s)上。由于sEVs是一个混合的异质性群体,不同胞内来源的sEVs亚型可能具有不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感染家猪或野猪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全世界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尽管疫苗免疫接种和病猪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在我国猪瘟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隐性感染和持续性
携带tet(X)基因变体的质粒的流行,将对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治疗带来威胁,也给畜禽养殖治疗药物的选择加大了难度。tet(X3)和tet(X4)基因是近两年发现可通过质粒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性,同时也可以对四环素及其它四环素类衍生物产生高水平耐药。尽管替加环素未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但已在多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拥有多种用途。叶片是杜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原材料,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杜仲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能够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巨大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利用杜仲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杜仲ARF基因家族成员,筛选调控杜仲叶片生长发育的ARF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不仅能够填补杜仲ARF基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