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常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as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全世界几乎所有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在通过提高技术,减少颗粒物排放的同时,寻求生态的方法解决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和民众的重视。绿地在城市中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中,植物在减缓空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论文首先对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北京空气颗粒物浓度变化、水溶性离子浓度和无机元素含量变化,并通过PFM模型对北京市PM2.5的来源进行了源解析。其次,对典型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叶表颗粒物的形貌特征和数量密度,对比了九种典型绿化树种滞尘量的差异,并找出了影响叶片滞尘量的主要因素,研究了降雨冲刷和环境颗粒物的浓度对植物滞尘量的影响,总结了北京市九大城市公园的滞尘特点。最后对北京市城六区植物年滞尘总量进行了核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四个生态站点PM2.5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中心(78.51μg/m3)>大兴采育(76.52μg/m3)>教学植物园(59.16μg/m3)>蟒山(54.20μg/m3)。从季节性变化特征看,北京冬季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并且严重污染发生次数更加频繁,这与冬季取暖有很大关系。从PM2.5化学组成成分上看,北京PM2.5中水溶性离子占61%,其中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离子是主要的成分,无机元素占7%,其中。硅、铝和铁是含量较高的三种元素。随着PM2.5污染程度的加重,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离子浓度急剧增加。通过源解析发现氮源(汽车尾气和农业活动)、工业和燃煤是PM2.5的三个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30%、22%和18%。道路扬尘也是PM2.5的一个重要来源,贡献率为13%。  (2)从扫描电镜的结果上看,叶片表面的褶皱区、绒毛或气孔周围等粗糙位置容易产生颗粒物聚积。通过对叶片表面颗粒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判定叶片表面的颗粒物大多为自然源产生,但也有部分来自人为源。叶片表面颗粒物数量巨大,平均密度为1.95×104/cm2,绝大部分为细颗粒物,其数量百分比为96%。从叶片颗粒物数量密度看,刺柏是滞尘量最高的树种(3.36×104/cm2),而大叶黄杨滞尘能力最低(8.95×103/cm2)。  (3)不同树种滞尘能力有显著差异,阔叶树种中栾树的滞尘量最高,为362μg/cm2,针叶树中刺柏的滞尘量最高,为292μg/cm2;叶片吸附的颗粒物按其存在位置分为两部分,叶表颗粒物和树脂颗粒物,在叶片表面滞尘量达到“饱和”的状态下,两者的比例为4∶1。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对植物的滞尘量有显著影响。植物叶表滞尘量与叶片粗糙度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树脂中大粒径颗粒物与树脂量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其他植物特征与植物滞尘量关系不显著。  (4)叶表颗粒物被雨水冲刷到土壤或者水体中,植物叶片重新开始滞尘,实现了颗粒物从空气向土壤或者水体的转移,我们将这部分颗粒物成为叶表流动尘。结合北京市降雨次数和降雨量,计算得出2014年北京常绿树种叶表流动尘总量为745.05μg/cm2,其中细颗粒物、粗颗粒物和大颗粒物的质量分别为4.92μg/cm2、78.41μg/cm2和661.72μg/cm2。落叶树种叶表流动尘总量为585.39.μg/cm2,其中细颗粒物、粗颗粒物和大颗粒物的质量分别为4.81μg/cm2、58.63μg/cm2和521.95μg/cm2。  (5)植物滞尘量在公园内部和行道树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行道树叶表总滞尘量平均为259.31μg/cm2,公园内部叶表总滞尘量平均为134.25μg/cm2。公园内部叶表细颗粒物、粗颗粒物和大颗粒是行道树叶表颗粒物的60%、59%和50%。从公园边缘到中心,每100米单位叶面积上的颗粒物质量减少4%-5%,其中叶表细颗粒物每百米减少0.17μg/cm2,叶表粗颗粒物每百米减少1.19μg/cm2,叶表大颗粒每百米减少6.19μg/cm2。  (6)结合北京市植物叶面积总量,单位叶面积年滞尘量总量,我们对北京市城六区所有植物滞尘量进行了评估。2014年北京城六区植物总滞尘量为9789吨,其中细颗粒物滞尘量为105吨、粗颗粒物滞尘量为1227吨、大颗粒物滞尘量为8457吨。各区中滞尘量最高的是海淀区为3213吨,其次为朝阳区,为2894吨,两个区的滞尘量之和占城六区的62%。滞尘量最低的为东城区,233.94吨,仅占总滞尘量的2.4%。北京城六区的植物2014年吸附和转移的PM2.5可以使北京全年PM2.5达到二级质量的天数增加15天。  综合来看,植物在吸附、固定和转移空气颗粒物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城市植物是空气颗粒物的一个汇。通过植物固定和转移空气颗粒物是一个成本低,容易实施,并且环境友好的一种生态治理方法。本研究结果为筛选高效滞尘树种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评估植物滞尘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利用日渐重要,太阳能的利用尤其广泛。而光伏并网系统则是未来电网发电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世界各国的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在逐年递增,我国的光伏并网也在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如并网系统的控制,孤岛效应的检测等。由于孤岛效应的检测关系到光伏并网能量的可靠利用,本文主要就光伏并网孤岛效应做出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对光伏并网系统进行总体的分析介绍,然后通过孤岛效应机
随着交直流并重的输电模式获得广泛应用,交直流系统间的相互联系愈发紧密,其相互耦合作用也愈来愈复杂。交直流混联系统中,交流系统侧发生故障会造成逆变站换相失败情况发生,馈入的直流电流与交流侧电流具有复杂的耦合作用,其中换流母线发生故障引发换相失败时,导致交流输电线路差动保护误动作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受换相失败影响的交流输电线路差动保护。首先,利用PSCAD仿真软件,搭建了±800kV双极双12脉
极端嗜盐古菌由于其独特的遗传、生理和生化特性,以及可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微生物学家及生物工程学家广泛关注的古菌类群。本论文开展了极端嗜盐古菌新质粒pSCM201的复制机制
电机是现代工业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而轴承是电机最基本的部件之一,更是最易损坏的元件,且电机的正常运行与否与轴承的好坏有直接关系。所以,为了使电机能够正常工作,对轴承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常用电机轴承故障损伤识别方法的分析,发现振动信号不仅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检测出轻微故障。因此采用振动检测技术对电机轴承故障进行诊断已成为主流趋势。论文分析了电机轴承的几个主要失效模式及其原因,
灵芝酸单体Mc和T属于三萜类物质,是灵芝的主要成分之一。本文研究灵芝酸Me和T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灵芝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控的机理。 我们构建Lewis
硫酸镍一种主要应用于三元电池、镍氢电池以及电镀等领域的镍盐产品,在硫酸镍生产过程中,蒸发—结晶工序是将硫酸镍溶液进行加热蒸发,使得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再通过降低温
本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三型车牵引传动系统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研究(2009BAG12A05-10)”项目为依托,以CRH3型高速动车组网侧牵引变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实现牵引变流器直流侧轻量化为目标,对其网侧补偿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我国高速铁路列车牵引变流器的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直流侧轻量化主要是指无LC谐振滤波电路与支撑电容最小化两个方面。本文首先针对无LC谐振滤波
通过构建香蕉果实的SSH(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本实验室已经获得了7个几丁质酶基因的片段。又通过芯片的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能与果实成熟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序列比
以澳门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对澳门1977—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动态分析,并同该区域生态承载力比较,定量衡量澳门可持续发展状态,分析影响澳门可
随着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关注,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光伏屋顶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光伏并网发电的小功率应用中,基于单个光伏组件和微型逆变器的交流模块式光伏发电系统,可针对单块光板独立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克服了光伏电池因局部阴影而产生的不匹配损耗和热斑等现象,提高了整体发电效率和系统的冗余能力,逐渐成为光伏发电的主要利用形式之一。本文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