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有形的物质资料,也为社会提供环境服务(如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等)。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因此对其服务价值如何补偿成为当前国内外生态学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与焦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以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产权特征、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外部性特征进行分析,为森林生态补偿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补偿标准制定的依据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反映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研究的现实必要性;(2)为保障生产者的收入,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本研究认为补偿标准可基于收益和成本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基于收益理论与成本理论的两套评估体系,设计出体系内的主要指标,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问题的复杂性;(3)基于经济学理论探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收益与成本的计算方法,揭示出计算公式的差异性、指标的可筛选性与较合理的补偿标准区间;(4)通过比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方式、补偿渠道、补偿保障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设计了以市场、森林税等为主要手段的合理利用型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与途径;结合森林生态补偿中存在的法律制度、科技、文化因素探讨了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5)对北京延庆县进行实例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改进后的生长系数法,试算延庆县财力对补偿的扶持力度,增强了本研究中补偿标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研究综合了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心理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森林生态补偿过程中的产权问题与公共品性质对政策的影响;运用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案例将森林生态补偿的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补偿标准中不同部分的重要性;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了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对补偿评价存在主观影响的现象存在的原因。本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基于收益理论与成本理论,设计出有区别的计算框架与指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重复计算问题,指出指标的可筛选性与区域性;(2)首次尝试对收益评价与成本评价的方法进行区别,进而比较分析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最后给出比较合理的补偿标准区间;(3)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的Pearl生长系数法,结合案例解释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区间一定的合理性,试算了补偿标准实现的年限。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同类研究的深入开展与进一步优化森林生态补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提、的建议包括:应将成本和收益分开以便补偿标准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划定合理的补偿区间;补偿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补偿渠道应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尽快出台相关的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措施,努力实现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协调发展:应重视科技文化教育等因素在森林生态补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