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常见恶性肿瘤前列。我国虽属结肠癌的低发区,但近年来,随着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期望寿命明显延长,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主要受环境暴露因素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有关的环境暴露因素主要包括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煎炸熏烤食品,少食蔬菜及水果,吸烟饮酒、饮用不洁水、体力活动较少或静坐时间过长,以及肠息肉和粘液血便等疾病史。此外,肿瘤遗传易感性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内参与癌变的基因序列的改变,赋予个体不同的遗传背景。有关结直肠癌机体遗传易感性,与致癌物活化/失活代谢密切相关的代谢酶及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已得到广泛的研究。 近十多年来,一碳单位代谢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一碳单位代谢过程包括两个主要分支:核苷酸生物合成和甲基化反应,其代谢障碍可引起异常的DNA合成和DNA甲基化。叶酸、蛋氨酸、VitB2、VitB6和VitB12是一碳单位代谢过程中主要的营养素,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MTHFR)、蛋氨酸合酶(methionine synthase,MTR)、蛋氨酸合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和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一碳单位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这些营养素水平或代谢酶活性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一碳单位代谢过程,破坏核苷酸生物合成和甲基化反应之间的平衡,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