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民群众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近年来也更加受到各界的关注。对动物源性食品进行药物残留检测,是对药物残留进行管控的重要手段,探索更高效的检测技术,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可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的新型净化萃取剂——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MIP)进行研究,以二氧化硅微球为惰性内核,以磺胺异噁唑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对预组装体系进行了模拟并确定印迹比,之后在微球表面采用电子转移反应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ctivator gener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GET ATRP)制备磺胺异噁唑表面分子印迹聚合微球(SIZ@SiO2@MIP),并评价其吸附性能并优化其萃取条件,为进一步用于样品前处理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SIZ@SiO2@MIP表面结构出现改变,表面凸起增大,更为致密;热重分析结果也显示SIZ@SiO2@MIP在800℃时失重13.4%,高于二氧化硅微球4.1%的失重,共同揭示了分子印迹层在微球表面的存在。对SIZ@SiO2@MIP吸附性能进行评价,并制备了磺胺吡唑表面分子印迹微球(SPA@SiO2@MIP)和非分子印迹微球(SiO2@NIP)进行对比研究。吸附动力学测定SIZ@SiO2@MIP对SIZ的吸附量在5 min时约达到平衡吸附量的80.04%,在3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而SPA@SiO2@MIP对SPA的吸附量在5 min时约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9.17%,在15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说明两种MIP对模板分子的吸附速率较快。在初始浓度为2 mmol·L-1时,SIZ@SiO2@MIP的印迹因子为2.41,SPA@SiO2@MIP的印迹因子为1.89,两种印迹微球均表现出一定的吸附选择性。对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别进行了Langmuir、Freundlich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的拟合,综合三种模型的拟合结果推断,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形成了对模板分子具有吸引作用的分子印迹层,其中在SIZ@SiO2@MIP表面的分子印迹层更接近于均匀分布,特异性更强,而在SPA@SiO2@MIP表面非均质性更强,生成的孔穴不规律,吸附性能较差。选择性吸附实验证明两种MIP均对于模板分子结构类似物也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有所差别。最后,将合成得到的SIZ@SiO2@MIP做为吸附剂装填入固相萃取小柱中,并对该小柱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使用5 m L的乙腈和10 m L的水对小柱进行预处理,上样溶剂为10%的甲醇-水,淋洗液为1 m L的水,洗脱液为5 m L的50%甲醇-水溶液。按照优化结果重复使用小柱,对分子印迹固萃小柱的再生性能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其使用10次的回收率稳定在94.28%±9.31%范围内,且在使用10次后仍能达到96.46%,说明再生性能良好且性能稳定。本研究为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磺胺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检测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