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属于世界农业大国之一,人口众多导致民生及国民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很重。农产品出口的健康持续发展与我国农民增收、就业率的提高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与农业经济及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紧密相关。若东盟所主导RCEP一经达成,将形成由十六国组成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关税将极大程度减少甚至完全被消除,RCEP各国关税壁垒的削减使得作为非关税壁垒最重要的绿色贸易壁垒作用会增加。作为RCEP其中一员的中国,出口农产品到既是RCEP成员国又是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重要市场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盟十国势必受到其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未雨绸缪,对RCEP各成员国达成协议前后绿色贸易壁垒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深层次地研究,为我国能顺利突围RCEP成员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指导我国农产品出口走绿色发展之路,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RCEP成立的经济大趋势和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经济环境,对绿色贸易壁垒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整理。其次,构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结合案例对RCEP主要成员国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比较以及对RCEP成立后各成员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可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环境保护的思想精髓,构建引力模型利用2000-2015年16个RCEP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得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我国GDP、进口国GDP、绿色贸易壁垒、金融危机、以及我国与进口国间地理距离五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我国GDP、各成员国GDP、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农产品出口呈正相关,我国GDP对农产品出口额影响最大,我国GDP的对数每增加10%,我国对RCEP各成员国农产品出口额会增加约13.8%;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也很大,绿色贸易壁垒对数每增加10%,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会增加6%左右;金融危机、我国与进口国间地理距离与我国农产品出口呈负相关,金融危机的负效应很明显,我国与进口国间距离的负面影响很微小;并根据这些变量最近五年的数据预测出2017相关数据和达成协议后绿色贸易壁垒假定数量,预测出达成协议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可能会出现的变动。最后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突围RCEP成员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