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莆仙方言口语词“无”具备充当连词的独特用法。连词“无”常用以衔接两个句法成分,其中前项成分在特定语境中可以隐现。在句法位置上,它总置于其所连接的后项成分头上,属于前置连接词;在逻辑关系上,既可表假设转折(“否则;要不然……”)、推论因果(“既然(不)……”),也可表选择或建议(“要不……”),本文以连词“无”所在句子作为研究对象,称之为“无”字句,并将其码化为“(A,)无B”。 语言学界尚未对莆仙方言“无”的连词用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鉴于这种情况,本研究着重突出了三个方面并得到相关基本结论如下: 首先,通过田野调查和内省方式收集语料,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区分“无”字句的不同类型,全面描写进入“无”字句的成分,并对该句式不同构式义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经研究发现形式相同的“无+B”成分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语义是由不同的A项造成的,而不同的“无”字句究竟能够出现几种语义则取决于B项的语义特征。 其次,利用语法化和语义地图模型的相关理论,在共时层面上探究了连词“无”内部成员间的语法化轨迹及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该连词存在“无1(现实因果)”和“无1(逻辑因果)”之分且经历了“无1(逻辑因果)→无2→无3(选择)→无3(建议)”的演变历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动因是语义和语用的泛化与移用;莆仙方言“无”字句不同构式间存在遗传关系,实际上是连词“无”语法化的结果。 再次,以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为指导,考察了“无”字句的三域表现和主观性差异。本研究发现随着莆仙方言连词“无”语法化程度的加深,“无”字句所涉及的认知域从客观域转向主观域,连词“无”形成了一个“无3(建议)>无3(选择)>无2>无1(逻辑因果)>无1(现实因果)(>表示优于)”的主观性等级序列,其主观性差异在语音、小句排序、小句隐现和主观性表现上都有所体现。莆仙方言连词“无”的主观化过程与其语法化过程具有一致性。 本研究主要运用语法化、主观化理论,并结合语义地图模型、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成果对“无”字句进行探讨,这不仅丰富了莆仙方言研究的成果,为方言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材料;也深化了对汉语连词发展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