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底以来,华南地区出现仔猪腹泻疫情,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初生仔猪死亡,给当地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针对本次疫情的主要病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和致病性等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就此开展如下工作:1.仔猪腹泻疫情主要病原的确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010年11月,从广东省的6个猪场采集60份粪样,用PCR法检测了PRoV、TGEV和PEDV3种病毒。结果显示,单一病毒检出率分别为:PEDV85%,TGEV3%,PRoV3%;2种病毒同时检出率分别为:PEDV和TGEV为1.5%,PEDV和PRV为3%,TGEV和PRV为0;3种病毒同时检出率为0;3种病毒在6个猪场的检出率为:PEDV100%,TGEV16.7%和PRoV33.3%。上述结果表明,引发此次仔猪腹泻疫情的主要病原为PEDV。2010~2014年间,从广东等6个省份的190个猪场采集3101份粪样,采用RT-PCR法检测PEDV;选取40个发生严重PED疫情的猪场,分析地理区域、猪场规模与产房仔猪PED发病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PEDV在猪场和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3.2%(177/190)和64.9%(2012/3101)。40个猪场PED平均发病率为62.7%,死亡率为83.5%。广东省猪场产房仔猪PED发病率61.2%,死亡率82.9%;福建、江苏、海南等地猪场产房仔PED平均发病率65.2%,死亡率82.9%;规模猪场(产房仔猪存栏量≥2000头)PED的发病率66.9%,死亡率85.7%;散养户(产房仔猪存栏量<2000头)PED的发病率49.3%,死亡率74.2%。结果表明,PEDV在我国猪场已广泛存在和流行;产房仔猪PED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没有地域性差异,与猪场规模也没有明显相关性。2. PEDV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对仔猪致病性研究采集PEDV阳性粪样,处理后接种于Vero E6细胞,用RT-PCR和IFA法检测并鉴定PEDV;用PEDV分离株感染3日龄PEDV阴性仔猪。结果显示,病毒接种细胞后盲传至第21代出现细胞病变CPE, PCR检测呈阳性,IFA检测可见特异性荧光,确认分离到1株PEDV,命名为CH/GDZJ/11,测定该毒株的TCID50值为10-6.5/0.05ml。分离株CH/GDZJ/11感染仔猪10h后,出现腹泻、呕吐、精神极度沉郁,并伴有脱水和体温上升;感染后第5d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胃肠道出现典型的PEDV病变,其组织切片可见胃粘膜上皮脱落,肠绒严重萎缩或丢失,隐窝加深,黏膜下层血管和淋巴管管腔扩张。结果表明,PEDV分离株CH/GDZJ/11对初生仔猪具有极强的致病性。3. PEDV流行毒株S、M和ORF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以2010~2014年间69份PEDV阳性粪样为材料,分别扩增PEDV的S1、S2、M和ORF3基因并测序,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如下:与CV777相比,S1在核苷酸水平有107个位点突变,在氨基酸水平有51个位点突变。另外,在其核苷酸的163~178和421~423位插入2个片段,而481~486位缺失6个碱基;CV777S1蛋白含有9个糖基化位点,而流行株含有8个;流行毒株S1蛋白的疏水性在其氨基酸序列的第45~50位、95~100位和125~130位发生了改变。流行株S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共同的突变点有20位和13位。S2片段上含有5~7个糖基化位点;流行毒株CH/FJZZLWM/13, CH/GDMMHZ/13, CH/FJZZLWM/13,CH/GDMMSD/13,CH/GDJMHS/13没有跨膜结构。流行毒株M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出现一些点突变,没有插入和缺失现象。M蛋白含有1~2个糖基化位点;所有毒株M蛋白均包含3个跨膜结构区域,分别位于20~38位,43~65位和75~97位;与CV777相比,M基因氨基酸序列的10~20位出现疏水性的改变。与CV777相比,流行毒株ORF3核苷酸序列子在247~291位插入一段碱基(TGCCCGCTGCTGTATTATTGCGGCGCGTTTCTGGATGCGACCATT),在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上的第82~98位插入一段氨基酸残基(YCPLLYYCGAFLDATII);ORF3蛋白均含有2个糖基化位点,分别是22位NLSL和43位NVTG;ORF3蛋白中均含有2个跨膜结构区域,分别位于41~63位和76~98位;与CV777相比,ORF3蛋白有3个位置出现疏水性的改变。根据PEDV S1、S2、M和ORF3氨基酸序列分别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将所有毒株均可分为两个群,流行毒株与美国毒株和泰国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CV777、Chinju99、Brl/87及我国早期分离毒株CH/S、LZC亲缘关系较远。4. PEDV传播途径的研究选取3个反复出现PED疫情的猪场(A、B和C),采集精液、空气和乳样,检测PEDV;从B场采集康复仔猪的肛拭子,1次/周,10份/次,持续8周,检测样品中的PEDV。结果显示,精液内PEDV阳性率为76.2%,病毒含量介于101.46copies/ml~103.65copies/ml。A、B和C猪场的空气样品中PEDV检出率分别为0,12.2%和6.7%。待产母猪和哺乳母猪乳汁样品中均可检出PEDV;仔猪痊愈后14d,样品全部呈PEDV阳性,其病毒含量可高达106.58copies/ml;痊愈后49d,50%样品可检出PEDV,其含量略有下降(101.69~103.27copies/ml);仔猪痊愈后56d,仍有30%样品呈PEDV阳性,病毒含量最低为101.45copies/ml。因此提示,PEDV除了目前公认的“粪-口”传播途径之外,“母猪-乳汁”和“公猪-精液””可能是PEDV潜在的传播途径;另外,空气(气溶胶)可能是促使PED疫情反复暴发的一个危险因素;生产条件下PED病猪康复后仍可持续向外界排毒,持续时间可达56d,这是养猪生产中防控PED不可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