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地区黄土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那里的窑居建筑就是利用当地资源节能节材地基本解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但传统窑居建筑本身的空间利用、室内通风采光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现代村镇建筑中的发展。而村镇地区新建居住建筑由于设计、施工水平有限,大部分外围护结构未进行有效的保温处理,导致目前不少村镇居住建筑冬季耗热量大,室内热环境差。因此需要探寻一种既能保留生土建筑优良的热工性能、生态特性又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的新型生土建筑,趋利避害地将传统建造技术与新技术融合为一体。为生土建筑在陕北村镇地区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作者参与了陕西省建设厅“现代生土砖砌体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组选取陕北地区原状生土混合改性材料,基于大量不同配比的材料测试,确定了现代生土砖改性最优配比与生产工艺可行性;随后对压制成型的生土砖进行了密度、含水率以及强度等级等性能测定,确定现代生土砖的3个强度等级;通过耐水、腐蚀、抗冻实验确定现代生土砖的耐久性满足建筑围护结构材料要求。课题组研制出适用于现代生土砖砌体的水泥基粘结灰浆和饰面泥浆,解决了砌体砌筑粘结性及外墙饰面及防水问题。通过对大面积砌体拟静力荷载试验,研究地震作用力下砌体平均抗压强度为3.93MPa,抗剪强度为0.39 MPa。为了研究现代生土砖的热工与节能性能本文通过实验室“热箱法”对现代生土砖砌体进行传热系数测定,并由此推算出实心生土砖导热系数为0.86 W/m·K,空心生土砖为0.71 W/m·K。从应用层面本文针对生土建筑抗震、节能薄弱环节,对现代生土砖砌体建筑进行全面的构造研究。基于建筑节能的考虑本文提出在陕北地区应用现代生土砖砌体建筑,外墙主体适宜选用370mm或490mm夹心保温形式,外墙热桥部位可以采用涂贴保温材料的构造做法降低热损失。同时提出针对屋面、外窗提出适宜的保温构造做法。针对抗震性能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基础及墙体中关键构件之间拉结的构造做法,以保证建筑的整体性。本文结合项目组在陕北地区实地建设的示范项目,利用建筑权衡判断的方法对比示范农宅与标准参照建筑的冬季采暖期耗热量指标,评价现代生土砖砌体建筑的节能效果。并利用围护结构的非稳态传热,对比示范农宅与相同构造的烧结粘土砖参照建筑的温度波衰减倍数以及温度峰值时间延迟,突出现代生土砖砌体建筑良好的蓄热特性,有利于减小室内温度波动,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适宜在陕北地区村镇居住建筑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