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姆爷》一直被视为康拉德(1857-1924)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英国20世纪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康拉德采用反传统的现代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叙事形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争论。在这部复杂、艰深的小说所运用的许多写作技巧中,小说内部众多人物之间的,单个人物声音内部的以及小说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读者的理解和判断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是米哈尔·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使我们能够透彻地分析小说中的对话并从对话的角度阐释《吉姆爷》。这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
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共由4章组成。第1章介绍了巴赫金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定义的复调小说。主人公的独立意识是对话的前提。复调小说中的主人公不同于独白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是独白小说中作者话语的传声筒。在复调小说中,众多具有独立意识的小说人物以对话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话是复调小说的典型特征。它不仅存在于人物话语之间,小说的各种结构成分之间,更存在于作品与作品之间,我们称之为大型对话。另外,甚至在单个人物话语的内部也存在对话,我们称之为微型对话。
第2章与第3章主要对《吉姆爷》中人物的独立意识以及作品中的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进行研究。关于人物的独立意识,论文主要分析了人物叙事者马洛的独立性,以及在马洛的叙述中众多叙述声音的独立性。对话是本文的另一个研究对象。《吉姆爷》的大型对话主要体现在结构对位、文本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另外,笔者在主人公吉姆的话语中发现了两种相互对抗的声音的存在。这两种声音构成一组微型对话,展现了吉姆的内心斗争与冲突。无论是大型对话还是微型对话,我们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在争斗。以至于到小说结束,作者也没有给读者一个最终的定论,康拉德展现在我们面前只是一个复杂多样的世界。我们对于小说的理解永远处于未完成的过程当中。这就是复调小说的非终结性特征。
论文的第4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吉姆爷》作为一部复调小说的非终结性。首先是《吉姆爷》主题的多样性。自出版以来,《吉姆爷》就一直倍受读者与批评家的青睐,这主要源于它主题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由于小说《吉姆爷》通篇由对话构成,众多话语独立地参与到小说意义的建构。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不同的话语代表着不同的视角,因此对《吉姆爷》的解读就会因视角的不同而不同,从而造成对小说主题解读的多样性。另外,作为小说中对话焦点的吉姆,他的死亡的意义也成读者与批评家们争论的对象。在小说的人物对话与结构对话中,已经包含了对吉姆命运的不同推测,所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造成对吉姆之死的意义解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而,《吉姆爷》中多样性的存在是对话的结果,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小说的魅力和张力。
通过对《吉姆爷》的巴赫金式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作为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部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康拉德在这部作品中展示出他在复调小说写作方面的高超技能,并充分展示了处于世纪之交的作家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