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用语言学乃至教育学的相关领域中,由于一线外语教师日趋被看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直接执行者,中国外语教师心理在教师发展研究中逐渐成了热门话题。尽管近十年来对国内外语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师的关注与培训正不断加强,并有所成效,然而聚焦大学外语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明显多于处于衔接阶段的高中教师发展;对职前教师知识认知的关注远多于在职教师的信念构建;研究静态的信念方面仍然多于动态的信念决定因素。目前,从职业阶段视角探索在职外语教师信念决定因素的研究尚少前人之成果可见。本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框架,在如下前提下进行:1)非本族语的学校外语教师在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仍然是校本教学领域的主要资源。2)高中外语教师作为非本族语者是具有反思能力的特殊学习者群体。3)表层的教师信念格局在不同程度上构成和取决于受社会文化和职业现实性影响的深层决定因素。4)外语教师的总体心理随不同的职业阶段和教学环境呈现不同的特征,一些西方教师发展理论在国内的普遍度也是如此。
为研究当前高中外语教师的信念决定因素,我们提出了如下几个研究问题:1)现有外语教师信念体系诸方面在高中外语教师群体中的布局以及对他们的教学风格影响如何?2)影响这些教师教学风格的还有哪些方面?3)Huberman职业周期模式在这些中国教师群体信念中所反映的普遍性如何?4)在不同职业阶段这些教师的主要信念决定因素是什么?5)国内地区高中的社会教学环境在教师教学风格中起着什么作用?6)非本族语者的外语教师能力在其信念理据中起什么作用?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定性访谈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发现不同职业阶段高中教师信念方面的总体分布情况,以便进一步比较。为此,我们设计和分发了教师信念问卷,问卷由背景简况、业务现状、理论观念及教学实践四部分组成。来自上海不同区域的二百八十二名高中教师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与个案定性研究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国内高中教师在不同职业期的信念决定因素。三十九名高中教师配合参与了半开放式问卷与访谈,八十一名教师参与了信念决定因素专项问卷调查,四名来自不同高中的不同职业阶段的骨干教师参加了由课堂观察、问卷、访谈和自述形式组成的个案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启示如下所示:
1)高中外语教师的职业阶段确实影响他们的信念构成,这种相关性是较明显的正值,但不如职业阶段理论模式所述之显著和有规律,其五阶段的普遍性在这群教师中并不具有明显代表性,因为这些中国的高中外语教师在第二职业阶段起就趋向当地普遍信念体系和教学风格。除第一阶段的教师受信念体系影响程度较明显外,各职业阶段的高中外语教师的总体信念体系呈趋同性倾向。这种现象可以诠释为:通常在进入第二职业阶段后,外语教师们对这些信念决定因素的理解开始变得趋同。Huberman五阶段模式中各职业阶段典型特征如教学实验、自发、引退等特征在这个群体中并不显著。相反,该高中教师群体呈现出一个带着信念体系发现、跟着决定因素适应和随着反思回归的三阶段特征。
2)被试高中外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口述信念之间的落差在统计意义上较为明显,现有外语教师信念体系的效性不能认为很高。来自个案研究和访谈的教师信息似乎更支持如下的两方面解释:第一,表层的外语教师信念体系不足以解释这一群体的教学行为,信念体系不只是一个层面,应分为表现为理论认知的外显信念和决策实践的内隐信念。第二,信念体系在本质上是动态的,受制于教学环境和认知发展。国内高中英语教学是高度受环境机制影响的活动,一线教师的一般信念体系并不能顺利塑造其教学风格。根据教师访谈的信息及相关专家归纳,真正将普遍的概念性信念体系通过适应教学环境乃至社会教育机制重构成具体信念的,是教师自身的能力推断和决策力量。
3)本研究还揭示了一个现象的本质:即信念决定因素差异很大,外语教师信念决定因素的影响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与教学环境的关联性和教师的自我认知。通过SPSS软件对整合外语教师信念体系的因子分析,有两个主要因子十分突显:即教师概念的理论信念(语言观,教学观和职业观)和教学环境的实践信念(评价机制,课程信念,自我能力,学生情况)。群体访谈和个案研究所反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按权重排列如下:课程信念;评价机制;自我能力;教学环境;自尊信念;个人风格;有效方法;教室情境;学生情况;教学计划;学习信念;教学信念;优秀教师信念;英语语言观;职业信念;教学理论原则。该教师群体信念决定因素的影响力总体取决于教学可行性,而不是理论正确性。
由于水平所限,本研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它的发现可为非本族语外语教师发展领域带来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启示。本研究首次力图尝试在非本族语群体中通过信念决定因素探究高中外语教师认知现状,将视线从体系转向决定性,从概念转向情境,从构成转向适应,为揭示高中外语教学生涯中教师信念的本质和影响力提供了更多社会建构主义依据。本研究通过比较知识与学习的本质,教学方法和教师意识、教师态度与教师能力的区别及不同职业阶段的影响力,拓展了外语教育个体差异研究外延,因其为外语教师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认同。总之,本研究的启示强调了在把基于西方理论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引进国内时,尤其是在职教师教育项目应在了解真实的一线教师观念和教学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深入解析学习中的教师心理和教师能力,同时,还应将特定教学体制与机制中的教师的动态适应过程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