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阅读教学在第二语言(以下简称L2)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的运用角度,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能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高中阶段,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仍然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困扰的问题。本次研究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依据,简要介绍了阅读的概念、模式,同时也介绍了阅读策略,主要涉及三种常用的阅读阅读理解题型: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寻找文章中的细节以及推理判断的概念极其相关的阅读策略在实验中的使用。本次研究共有102位高一学生参与其中。在对其进行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之前,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阅读检测,按阅读检测结果将全部参与实验的学生分成阅读能力高、中、低三个实验组。随后从高、中、低三组各随机抽取5人进行访谈。之后再对全体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阅读策略的训练。最后让所有学生接受之前题目类型相同的阅读检测以及阅读策略训练后的访谈。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中进行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的必要性。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中适当地应用不同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能否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改变阅读观念?(2)这些不同类型题目的阅读策略训练的介入,对于高、中、低三种不同层次阅读能力的学生是否都有效果?(3)哪种类型题目的阅读策略训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有效性影响最大?访谈结果显示,通过对高中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能有效提高高中生整体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加快英语阅读的速度,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阅读观念,形成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将阅读检测的成绩使用配对样本t检测结果得出:(1)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进行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能从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2)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阅读能力中等和低等的学生更能从阅读策略训练中获益。(3)在三种类型题目的阅读策略训练中,推理判断题型的阅读策略训练最有效。本次研究的教学启示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高中阅读教学中缺乏比较系统和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高中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情况不乐观。学生能从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中、低组的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能力好的学生来说,需要对他们进行特定类型题目的阅读策略培训。建议高中英语教师重视阅读策略教学,转变阅读教学的观念。同时,加强关于阅读策略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策略素养。在训练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将阅读策略训练应该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长期的阅读策略训练。并且能在阅读策略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其他文献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索式教学是当今数学教研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概念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的实践,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目的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不同时间窗内仅接受重组
为了准确的确定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库区防护工程的渗透特征,采用钻孔注水试验对该工程堤防渗透系数进行了测定.现场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及孔内成像成果对比分析表明,钻孔注水试验是
随着微电子技术应用的大量普及,微型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加速度计发展的主要趋势。Sigma-delta数字加速度计通过Sigma-delta调制技术可实现较高精度模数转换,从而便于与数字模块
微弧氧化处理技术(Micro-arc oxidation,MAO)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方法在Mg、Al、Ti等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表面改性技术,生成的陶瓷薄膜具有优异的耐蚀和耐磨性能
通过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对井田内含水层和隔水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各主要含、隔水层(组、段)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水位、水质、富水
通过对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巢式多元方差分析),认为学校类型和学生实习企业类型对学生职业认同感发展影响不大,但参加过与没参加过技
近年来,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铊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铊以其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锰氧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许多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迁移转
生物质燃烧包括森林火灾、草原大火、农田废弃秸秆焚烧和民用生物质燃料燃烧等,是全球大气颗粒物(PM)和气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地球辐射平衡、生态系统和人
1915年《新青年》创刊时,其主旨是开启民智,致力于思想启蒙运动。1917年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新青年》转而关心社会、讨论“国命存亡”之大政。1920年为适应筹建党的需要,《新青年》改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