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日本没有文字的上古时代起,中日两国之间已有往来,许多中国人及朝鲜人东渡日本,他们中不少人在日本安家落户,对于日本文化发展的过程,其贡献巨大。到现在已有很多他们的子孙后代。中国人和朝鲜人给日本带来了诸多文化。凡是有人,必有疾病,日本吸收的中国文化中,中国医学占重要地位。据《日本书纪》(公元720年完成),允恭天皇三年(公元422年)从新罗(朝鲜)聘请名医金武使为天皇治病,是日本国外医师赴日治病的最早记录。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男性)到隋朝,中日正式交流从此开始。到唐朝,遣唐使学习中国医学飞速提高日本医学水平,随着停止派遣遣唐使,日本医师把已掌握的中国医学从自己观点来看再次加以整理。现存日本最古的医书,丹波康赖著《医心方》是隋唐医学的集大成者。 宋朝成立以后,中日交流逐步发展,虽有元朝侵略日本的短暂时期,但民间交流不断发展。北宋时代印刷技术飞跃发展,带来医学知识普及方面的变革。医书普及并提高知识水平,其结果必然促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后来宋版医书陆续到日本。当时不少日僧来宋、元访问,研究佛学,兼及儒学和各种技艺。尤其是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医学方面,不少僧人对医学造诣很深,从事医疗和著述,以最新高度的医学知识形成主导的势力推动了医学发展。在这些医学著作中,以荣西的《吃茶养生记》与梶原性全的《顿医抄》、《万安方》最有影响。这三部著作不只反映了隋、唐、宋的医学成就,也总结了著者本身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是具有独立医学体系的医书。但当时针灸是以灸为主。 至明朝,虽有倭寇影响中日友好,但两国恢复邦交以后,到明朝留学的日本医师和中国活字版医书所记载的金元医学知识给日本医学界带来了革命,形成“后世方派”。在针灸方面,曲直濑道三的《针灸集要》是日本首部针灸专书,书中也引用《针灸资生经》,慨叹当时针灸学的衰退。本书内容丰富,引用了《针灸节要》、《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丹溪心法》、《奇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