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在文学系统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针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文本层面上。进入21世纪后,伊万-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和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在中国的文学翻译研究中被反复讨论,影响深远。在此影响下,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相关研究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文本特色比较上,而开始用共时研究法研究特定历史时段的儿童文学翻译现象,或用历时研究法对同一源语文本不同时期的译本进行分析描述。两者都着力于从意识形态、主流诗学等角度分析翻译作品在动态的多元系统中的产生和影响。本论文以罗尔德·达尔的著名作品《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以下简称《查》)为例,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和改写理论,从历时研究角度探讨其在1980年到2004年间在中国的译介过程。《查》一书在现在的中国读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它的整个译介过程中,该书并不总是受主流文化追捧。主要冲突在于对儿童文学价值的理解不同。达尔认为儿童文学的目的就是给读者带来快乐,而在中国,教育功能一直是儿童文学的重心,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重视包括娱乐功能在内的审美功能。反应在文本特色上,就是探险小说、热闹派童话、幽默小说、恐怖小说等推崇审美功能的儿童小说逐渐冲破传统,得到认可并盛行。这一动荡的诗学变化过程对《查》的译介产生了重要影响。除了诗学因素之外,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也在不同阶段发挥了主导作用。研究显示,在1980年左右,《查》的引进主要受当时意识形态改变的影响;1980年代到1990年代早期,意识形态稳定不变,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主流诗学成了主要的操控因素,《查》在80年代早期少有译介,直到88年开始才开始由几家出版社先后翻译出版,出现了《查》在中国的第一个短暂的风靡期;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市场积极的冲击使文学陷入低迷,《查》也风光不再;到了21世纪初,市场经济成熟,经济利益成为出版社选择书籍的主要标准,达尔作品幽默、夸张甚至怪诞的风格大受市场欢迎,为《查》的再次风靡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查》的不同版本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写,原因在于译者对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理解不同,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