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良好的农民教育,就很难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河北省“送教下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各地都出现了一些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实施“送教下乡”的办学模式,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采用调查、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河北省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可以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理论,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本研究首先对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进行了概述。从解析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内涵入手,探讨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原则、具有的特点,进而分析了政府的重视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学校办学实力、社会参与程度等方面也是影响职业教育联合体办学的重要因素。其次,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的典型案例。我省在多年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跨世纪青年培训工程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践基础上,又率先在全国实施了送教下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涌现了邢台农校、迁安职教中心、丰润职教中心等许多典型案例,通过对其办学实践的总结分析,探讨联合体办学的主要经验,以及办学的主要成效,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发展建议。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对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盘活职教资源、助农业增产、帮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存在着受教育群体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联合体的运作机制、保障机制还需完善、以及联合体在办学过程中参与方之间配合不紧密等问题,政府需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加大投入,加强立法,联合体在运行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应更加灵活与开放,认真研究与分析教育对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