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通过对11名山东省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并采用三维摄像技术和应用德国SIMI motion录像分析系统对下劈技术动作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下劈技术动作中起动、提膝、踢击、收腿时间;关节角度、速度、身体重心等参数的研究,从而发现不同级别运动员下劈技术动作的差异和共同特征。为深入探讨跆拳道下劈技术动作的内在结构和运动规律,以及为提高我省女子跆拳道训练质量和水平,提出定量数据和理论参考。本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不同级别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运动员组完成下劈时间的均值为T=0.90s±0.03,而学生组的均值为T=1.OOs±0.06两组统计检验数据差异显著(P<O.05)。优秀运动组的队员,在应用下劈腿进攻所用时间上,要小于学生组。(2)由三维重心参数分析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的在左右横向位移波动较小,而且高水平的运动员之间数据相互变化非常小,显示出了优秀运动员在控制自身重心的左右晃动方面,以及稳定身体平衡方面高水平技术表现。(3)跆拳道运动员的下劈技术动作的开始,运动员的重心速度变化开始增加,并在踢击阶段达到最高峰值,当踢击动作完成后,重心速度开始快速下降。这表明运动员自身重心升高,有利于运动员运用高空控制的优势,便于运动员的脚末端获得最大线速度,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下肢体的长度,来主动进攻对手。(4)由分析结果可见,下劈过程中,右摆动腿的髋关节变化较为平稳,而膝关节在起动、屈膝过程时上升位移明显,甚至超过脚尖、踝关节变化。而在踢击过程中脚尖、踝关节位移变化最突出,达到最大值。当下劈踢击完成后,脚尖、踝关节位移开始急速下降。在整个下劈过程中,运动员的关节位移变化大小顺序为:脚尖>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5)下劈中摆动腿的踝关节,在踢击脚靶瞬间的速度最大,其次为膝关节。而髋关节速度在起动、屈膝、踢击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较为平缓,但到运动员完成踢击动作后,收腿过程时,其速度开始变大。髋关节在整个下劈动作中,一直起到稳定平衡的调节作用,以保持运动员的整体的稳定的同时,完成传递动量和调控作用。(6)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下劈动作中,其左支撑脚在随着右摆动腿的下压动作的完成,有一旋转角度存在,而且在XY平面中随着右摆动腿的动作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