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复音词的研究中,三音词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单音词和双音词相比,学界对三音词的研究却极为薄弱。汉语中的三音词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新词中三音词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并且三音词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与单音词和双音词不同的特点,因此,三音词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我们选择《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中所收的三音词,建立了现代汉语三音词语料库,经过仔细甄别,剔除非词,最后该语料库计有三音词7691个,8384个义项。我们分别对其词性、词素数量、结构层次、结构关系、语义结构、词义透明度等14项内容进行了标注,在这个封闭的语料范围内,借助数量统计的方法,对三音词的构词模式、结构关系、语义关系等进行详尽的统计,我们主要依据该语料库,但又不限于该语料库中的三音词,全面、系统地研究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词、意义等,并与双音词、四音词进行共时层面的比较,与唐五代、近代汉语三音词进行历时层面的比较,希望能揭示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特点和三音词的发展脉络。文章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汉语三音词的研究现状、选题原因及意义和所用的理论方法、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辨识。我们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切入对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存在词与语不分或混淆的情况,研究多是零散的、局部的,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研究大多基于共时层面,缺少历时视角。我们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中的一般理论,“词义透明度”的相关理论,韵律结构理论,向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中诸如范畴化、隐喻和转喻等相关理论,坚持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语料描写与理论解释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原则与方法,力求全面、透彻地从多个层面对现代汉语三音词进行分析。针对两部词典标注不一致的三音节词语,我们从意义的完整性、结构的定型性、韵律框架的复合性、语用的复呈性等方面对其进行辨识,最后剔除了我们认为是“语”的成分。第二章,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结构。我们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成成分、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对于构成成分我们从单纯词素和合成词素的角度论述,着重讨论了合成词素的问题。合成词素”是由合成词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具有命名的合理性,由合成词素构成的三音词有5563个,占三音节合成词总数(8265)的67.30%。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层次以2+1式为多,占到十分之七强;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关系以偏正式为主,占到十分之八强。对于语义结构,我们在分析了复合词语义结构的理论基础、分类标准的前提下,对三音词的语义结构,尤其是名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与统计分析。其中,定中偏正式三音词最多,有6828个,占三音词总数的81.44%,其语义结构也最复杂。第三章,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及语义类聚。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一个新的词汇语义分类系统,而在于窥探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分布及其语义类聚,从而为认知三音词,尤其是词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我们以王惠等的《现代汉语语义词典》的分类为主,略加改造而成为一个语义分类体系,然后分别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进行了语义类别的统计分析;词义类聚我们主要分析了现代汉语三音节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词义类聚。第四章,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词义透明度。我们将多应用于心理学界,而很少用于语言学界的词义透明度理论应用到三音词的研究中,以此来整体把握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词义透明度概况。我们把词义透明度区分为词典词义透明度和大众词义透明度,首先对词义透明度理论进行介绍,然后提出我们的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完全透明”、“比较透明”、“比较隐晦”和“完全隐晦”四种不同层级的词进行了量化统计和分析。其次,我们对词典词义透明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于大众词义透明度,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最后分析了影响大众词义透明度的因素。第五章,三音词的历时发展。我们从词性、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等方面对三音词进行了历时比较,然后介绍了现代汉语三音词的压缩情况,最后从社会原因、语言内部原因和语言使用者的原因三个方面分析了三音词的发展原因。第六章,结语。介绍文章的主要观点、结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及结论如下:1、“合成词素”是由合成词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具有命名的合理性,也符合人们造词时的实际情况。在现代汉语三音词的构成成分上,由合成词素构成的三音词,占三音节合成词总数的67.30%。由于汉语的四音词数量不多,因此合成词素主要用来构造三音词。由于词语模和合成词素的“现成性”,使得它们所造的新词语往往是批量产生的。2、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层次以2+1式为多,占到十分之七强。三音词的2+1式之所以占到这么高的比例,与汉语词的韵律结构有很大关系:根据从右向左的“音步”实现方式,“双-单”式结构是韵律词的合法结构,[2+1]式“超音步”可以成词,尽管也存在[1+2]式超音步,但其数量远远比不上[2+1]式。3、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关系从所占比例来看,偏正>附加>补充>联合>主谓>动宾>半重叠>的字结构>方位结构>。其中偏正式占绝大多数,占85.67%,这与三音词的词性以名词居多、结构层次以2+1式居多有密切关系。双音词中的“偏正式”仅占到十分之四强,而三音词和四音词中的“偏正式”却占大多数,占到十分之八强。比例居前两位的,双音词和四音词都为偏正式和联合式,三音词为偏正式和附加式。比例居前三位的,双音词为:偏正>联合>附加;三音词为偏正>附加>补充;四音词为:偏正>联合>主谓。三音节本身是不对称结构,联合式难以大量发展。4、定中偏正式三音词最多,有6828个,占三音词总数的81.44%,其语义结构也最复杂,这与“n+n”所占比例较高(3269个,占48.32%)以及谓词隐含、命名过程中的隐喻思维等因素有关,“n+n”共有20类语义结构;“v+n”共计有9类;“a+n”共计有6类。附加式三音词有582个,其中,前加式有93个,后加式有489个,其语义结构有14类。补充式三音词共有427个,其中,ABB式三音词有221个,动补式三音词有183个,其语义结构大多是不明的;用所标记物类进行注释说明的有23个,其语义结构有7类。状中偏正式三音词有213个,其语义结构共计有12类。补充式三音词有427个,重叠式三音词有28个,其语义结构我们将其大多判定为语义结构“不明”。联合式三音词有52个,其语义结构有11类。主谓式三音词有38个,其语义结构有3类。动宾式三音词有36个,其语义结构有4类。5、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类别中,名词中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占五分之四弱,而表示“抽象事物”的词占五分之一强。现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名词占大多数,其中标记“具体事物”的词又占大多数。动词的语义类别中,表示“动态行为”的词占到十分之六强;形容词的语义类别中,表示“物性值”的词最多,占到十分之六强。6、从词义类聚方面看,就义项数量而言,现代汉语三音词以单义词为主:在7691个三音词中,有7053个单义词,所占比例为91.70%;多义词数量很少,有638个多义词,所占比例为8.29%。其中,多义词中又以两个义项的多义词为主,具有两个义项的多义词有593个,占92.66%;义项间词性相同的多义词有570个,占多义词总数的89.06%。除去兼类词,在义项间词性相同的多义词中,不同义项属于不同语义类别的词占多义词总数的三分之二强;兼类的多义三音词大多为两个义项。语料库中的现代汉语三音节同义词大约有1414组,约占三音词总数的16.95%,分析例词我们发现,三音节同义词的音节对应可以打破,而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同义词一般音节对应整齐;有一半以上的三音节同义词属于完全同义词,需要加以规范;三音节同义词大多至少包含一个共同词素;绝大多数三音节同义词属于词与词的同义。就三音节反义词而言,大约有140组,占三音词总数的1.67%,分析例词我们发现它们大多是三音节对三音节的形式,它们至少包含一个共同词素,词性上大多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因为三音词中单义词居多,因此其语义网络关系与单音词、双音词的语义网络关系相比要简单得多。7、大多数的现代汉语三音词处于词典词义透明度中的“完全透明”和“比较透明”两个梯级,占88.92%。“完全隐晦”的词只占2.15%。词典词义透明度与很多因素有关:高频词中的词义透明的词所占比例相对要高一些;义项越少,词义透明的词所占比例相对要高一些;由两个词素构成的三音词比由三个词素构成的三音词的词义透明词所占比例要高一些;结构层次中,“透明”词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2+1式>1+2式>(1+1)+1式>1+1+1式>1+1式>1+(1+1)式;各结构关系的词所占“透明”词的比例由高到低为:附加>半重叠>补充>偏正>动宾>联合>主谓>其它;语义结构与词义透明度有一定的关系:除名词外,语义结构不明以及语义中心非该词类所代表的语义的词一般词义较为隐晦;其它因素,比如语义类别、词性、词素的素性等,都对词义透明度有所影响。大众词义透明度一般高于或等于词典词义透明度。8、历时角度上,首先,从结构关系的类型来看,近代汉语比唐五代汉语多了重叠式和联合式;现代汉语比近代汉语多了补充式、的字结构和方位结构。其次,从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来看,唐五代和近代汉语三音词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是相同的,都是偏正>附加>动宾;唐五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音词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两位的类型是相同的,都是偏正>附加;从现代汉语开始,动宾式所占的比例跌出前三位,而补充式“挤进”前三位。再次,从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所占的比例总和来看,唐五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分别为:97.80%、88.99%和97.89%——这说明各结构关系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类型数量及比例占了总数的绝大多数。最后,从结构关系所占比例都居第一位的偏正式来看,唐五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分别为:66.70%、63.80%和85.60%——这说明唐五代和近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偏正式所占比例大体相当,但发展到现代汉语,偏正式的词已占很高的比例。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严格区分“词”与“语”的前提下,对现代汉语三音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揭示了它在结构层次、结构关系、语义结构、词义透明度等各方面的特点。第二,对现代汉语三音词的语义结构,尤其是定中偏正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从谓词隐含、区域激活、隐喻式命名等角度解释了定中偏正式三音词的语义结构最为复杂的原因。第三,对“合成词素”在现代汉语三音词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将“词义透明度”理论运用至现代汉语三音词的研究,提出了详细的判定标准,对词典词义透明度各个梯级的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勾勒了汉语三音词在词性、结构层次、结构类型、语义构成等方面的发展脉络。限于自身水平,论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第一,我们的研究主要基于我们利用《现汉》(第5版)和《规范》(第2版)建立的现代汉语三音词语料库,该语料库中的三音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绝非现代汉语三音词的全部。如果进一步扩大语料范围,对有些问题的定性可能会有所偏差,比如,准词缀及其构词问题;第二,理论、方法与语料的结合不够好,各章节的融合度不高,比如,对向心结构理论的应用不够充分、对合成词素与语义的关系、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与语义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太单薄;第三,我们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和词典编纂,但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很少涉及该方面的论述;第四,有些问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对于有些词来说,具体归入词典词义透明度哪个梯级可能因人而异;对于大众词义透明度调查问卷来说,人们对其中某个词的透明度的判定也许会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制约,这种主观性是必然存在的,但如何将其将至最低的程度,我们并没有想出并提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或规避措施。此外,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有涉及,比如压缩是否影响表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日后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