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茆山歌是流传在常熟白茆塘流域的当地民歌,它是常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白茆山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吴歌一脉相承的山歌体系,源远流长。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曾在著作《吴歌小史》中明确指出吴歌的历史“不会比《诗经》更迟”。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辑录一类“清商曲辞”,主要是以建业为中心的吴声歌,《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直至明代,民歌成为“我明一绝”,冯梦龙所辑录的《山歌》是一部用吴语记录下来的吴语文学,较为真实的保存了吴语山歌的风貌。本文立足于江苏省常熟市文化局、江苏省常熟市文化馆、白茆镇人民政府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国·白茆山歌集》,以此为文本研究依据,对白茆山歌作一个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主要从白茆山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学价值,以及俗文学的角度阐述了选题的理由和意义,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总结归纳了现阶段该选题的研究状况,主要是涉及音律音乐方面,对文学性的研究重视不足等方面,并就本文论述的文本文献做一个说明。第一章,从“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歌谣的产生入手,进一步说明俗文学与雅文学的关系,为后文论述作一个知识性的铺垫。其次将白茆山歌放置于我国民歌发展的历史坐标当中,探讨分析它是否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是否对其产生影响。又是怎样借鉴明代民歌的特色,更好地与社会思潮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新时代的白茆山歌创作为例,分析其与时俱进的民歌精神。第二章对白茆山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吴地水乡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吴太伯开国以来的吴地“以歌为教”的历史文化传统、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吴地婚丧嫁娶风俗等,这些都是白茆山歌独具特色的社会成因。第三章深入白茆山歌文本内部,就白茆山歌的基本内容做一个分析研究。朱熹《诗集传·国风序》:“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白茆山歌按照内容主题共分为11类:引歌、盘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传说故事歌、儿歌、时政歌、“小调”歌、新民歌。其中以情歌、生活歌、劳动歌和儿歌为代表进行单节分析,研讨白茆人民是怎样运用山歌这种重要的表情达意的文学形式展现现实生活原貌的。第四章从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个方面对白茆山歌的文本外在呈现形式、文体的语言系统、文体的表现方式和文体的表现对象和审美精神逐一进行论述,主要涉及字句和篇幅的长短、音律规范与变异、句子的篇幅与构架、语言修辞、语言风格、抒情描写叙事的表达方式等,以此展现白茆山歌的返璞归真、坦率淳厚的艺术风貌。第五章在第四章对白茆山歌形式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点”的分析探究,主要研究白茆山歌中“上句述一语,下句释其意”的“吴格”的语言修辞特征,从“吴格”、衬字、衬词、衬句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六章则对白茆山歌中的长篇叙事山歌《白六姐》着重进行研究,从叙事模式、私情表达、和冯梦龙所辑《山歌》的文本比较来进行分析。以期这样“点”与“面”的结合,能够较为全面地研究白茆山歌。综上所述,白茆山歌是白茆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俗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的“真性情”,以精炼的内容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白茆当地的社会生活的广阔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这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民歌俗文学的创作,为正统的雅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