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山露广泛,剖面连续、顶底界线清楚,是我国研究埃迪卡拉系的经典地区,也是国际上少数儿个埃迪卡拉系发育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本文运用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等手段对该区陡山沱组典型剖面进行研究,首次获得位于黄陵背斜东翼的牛坪、晓峰河剖面陡山沱组稳定碳同位素数据,并与其他剖面进行对比,系统总结了陡山沱期碳同位素演化趋势;查明了陡山沱期大型具刺疑源类分布特征,初步建立了生物地层学格架;详细探讨了埃迪卡拉系进一步划分的依据,提出了埃迪卡拉系再分的方案。研究取得了如下儿方面进展:1.稳定碳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经历了负漂移—正漂移—降低区—持续正漂移—负漂移—回升期—持续负漂移,可概括为三次比较显著的碳同位素负漂移(EN1-EN3)和两次正漂移(EPK、 EP2).第一次碳同位素负漂移(EN1)发生在南沱冰期之后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碳酸盐岩”层位及其上部的白云岩,与世界其他地区Marinoan冰期之后“盖帽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可进行对比;第二次碳同位素负漂移(EN2)发生在陡山沱组中部;第三次负漂移(EN3)发生在陡山沱组顶部,可被称为DOUNCE/Shuram-Wonoka的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对比,是地质历史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期碳同位素负漂移,同澳大利亚、阿曼、纳米比亚、加里福尼亚、西伯利亚、苏格兰等地碳同位素异常均可对比。除EN1外,EN2和EN3发生的原因有可能是埃迪卡拉纪海洋的脉冲式氧化造成的。陡山沱组上部碳同位素曲线变化在黄陵背斜周缘各剖面表现的不一致性,有可能是陡山沱期沉积环境差异所致。2.生物地层划分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及条带中产出大型具刺疑源类,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疑源类组合带:1)以Tianzhushania 为特征的第一个组合带出现在陡山沱组二段。该组合带以大型的带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出现—繁盛—消亡为特征,并且伴生高分异大型具刺疑源类Knollisphaeridium maximum, Meghystrichosphaeridium perfectum, Ericiasphaera spjeldnaesii, Papillomembrana compta等;2)以Ceratosphaeridium glabewsum, Tanarium anozos, Tanarium conoideum等具刺疑源类新类型为特征的第二组合带出现在陡山沱组第三段,该组合未见第一组合带的代表分子Tianzhushania,并出现了管状化石和一些可能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化石。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两个疑源类组合分别与位于二段中部和三段的下部的碳同位素正漂移(EP1、EP2)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碳同位素的变化与生物演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祸合关系。3.区域地层对比贵州瓮安地区陡山沱组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含磷质白云岩和磷块岩。剖面中部可见一侵蚀暴露面,以此为界,陡山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磷块岩中产瓮安生物群。前人将黔中地区瓮安生物群与峡东地区陡山沱期第二疑源类组合带进行对比,本文通过对陡山沱期生物地层学的综合对比研究,证明黔中地区陡山沱组上段磷块岩中保存的“瓮安生物群”可以与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第二段保存在硅质结核及条带中Tianzhushania为主的第一疑源类组合带对比。4.埃迪卡拉系细化依据碳同位素负异常DOUNCE事件发生时所代表的层面为标志将埃迪拉系白下而上分为夷陵统、宜昌统。DOUNCE事件发生时所代表界面之下,广泛发育大型具刺疑源类等微体化石,界面之上疑源类已全部绝灭,大量宏体生物迅速发展,如庙河生物群等,代表了生物演化的一次显著进步,因此将该界面做为两个统的界线。将夷陵统进一步划分为第一阶、九龙湾阶、牛坪阶,以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 spinosa和Tanarium conoideum各自的首现层位定义九龙湾阶、牛坪阶的底界;依据最古老的具钙化骨骼的管状化石Cloudina的首现层位,将宜昌统划分为庙河阶、龙灯峡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