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西藏段)植被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澜沧江流域(西藏段)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三江并流区,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其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脆弱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一直备受国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所关注。通过实地考察以及GIS等协助手段,研究了流域植被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关系,对指导生产、自然保护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GIS技术在传统植被生态学研究中良好运用的典范。   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形地貌复杂,流域卡贡以南多高山峡谷地貌,山高坡陡,以北地区则呈现平浅河谷特征,坡度变化平缓,东部处于海拔4000m左右的高原面,地势较为平坦;(2)研究区是一个以自然植被为主的区域,人为干扰较小。植被以草甸、灌丛植被为主,森林植被次之;(3)研究区植被类型多集中分布在海拔3500-4300m之间。森林以及灌丛植被集中分布于坡度15°-25°之间或者是以上的地区,草甸趋向与选择坡度15°-25°之间或者以下的区域。落叶阔叶林、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亚高山灌丛倾向于光照较好的阳性坡向分布,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革叶灌丛则更多选择分布于阴性坡向上。针叶林及硬叶常绿阔叶林多分布在暗棕壤上,落叶阔叶林为棕壤,草甸及亚高山灌丛和常绿革叶灌丛以分布亚高山草甸土为主,落叶阔叶灌丛多分布于褐土,高山流石滩的分布以高山寒漠土为主;(4)通过定量的分析并比较植被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紧密程度得出,植被分布与海拔因子关系最为紧密,土壤、坡向其次,与坡度紧密程度较小;(5)经过总结和讨论,为保持研究区现有的以自然植被为主的原生状态,建议在今后的发展开发中对研究区海拔.3900-4300m、坡度15°-25°的区域加强保护。
其他文献
免耕被认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我国其研究与推广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及东南地区。在华北平原,免耕播种玉米虽已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但对于免耕小麦而言,由于相
谷氨酸和丝氨酸是植物光呼吸中两个重要的转氨酶。光呼吸可能在调控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以及植物抗逆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GGAT和SGAT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可望为提高作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coenzyme A: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ACAT)是细胞内唯一催化游离胆固醇和长链脂肪酸合成胆固醇酯的酶,在体内胆固醇代谢平衡过程中起到关
生物微弱发光探测、量子信息传输、单分子分辨等多种应用需求的推动,弱光探测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单光子探测器,更是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的重点方向。目前单光子探测器向
Wnt信号途径是多细胞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途径,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对Wnt信号途径调节机制的探索将有
学位
图像增强技术是保证图像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的重要预处理步骤。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增强技术从统计分析到数学模型建立等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但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间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揭示生态系统WUE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机制有助于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水、碳过程的影响。中国草地样带横跨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InN,A1N及其合金材料都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特别是对于直接带隙的三元合金AlxGa1-xN(0
随着无线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半导体技术的革新,二十年前人们期待“连接一切”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但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高速安全无缝的连接,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
本文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具有大动态范围,同时有高时间分辨率的X光条纹相机,为国内超快现象研究提供超快诊断工具。  为了在改善动态范围的同时保证高时间分辨率,本文对影响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