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澜沧江流域(西藏段)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三江并流区,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其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脆弱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一直备受国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所关注。通过实地考察以及GIS等协助手段,研究了流域植被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关系,对指导生产、自然保护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GIS技术在传统植被生态学研究中良好运用的典范。
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形地貌复杂,流域卡贡以南多高山峡谷地貌,山高坡陡,以北地区则呈现平浅河谷特征,坡度变化平缓,东部处于海拔4000m左右的高原面,地势较为平坦;(2)研究区是一个以自然植被为主的区域,人为干扰较小。植被以草甸、灌丛植被为主,森林植被次之;(3)研究区植被类型多集中分布在海拔3500-4300m之间。森林以及灌丛植被集中分布于坡度15°-25°之间或者是以上的地区,草甸趋向与选择坡度15°-25°之间或者以下的区域。落叶阔叶林、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亚高山灌丛倾向于光照较好的阳性坡向分布,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革叶灌丛则更多选择分布于阴性坡向上。针叶林及硬叶常绿阔叶林多分布在暗棕壤上,落叶阔叶林为棕壤,草甸及亚高山灌丛和常绿革叶灌丛以分布亚高山草甸土为主,落叶阔叶灌丛多分布于褐土,高山流石滩的分布以高山寒漠土为主;(4)通过定量的分析并比较植被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紧密程度得出,植被分布与海拔因子关系最为紧密,土壤、坡向其次,与坡度紧密程度较小;(5)经过总结和讨论,为保持研究区现有的以自然植被为主的原生状态,建议在今后的发展开发中对研究区海拔.3900-4300m、坡度15°-25°的区域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