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促进作用。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急需开发勘探矿产资源的新技术与方法。高光谱数据光谱分辨率很高可达纳米级别且波段众多,以致可从每个像元中提取一条接近连续的光谱曲线,可获取精细地物波谱信息。内陆高原盆地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基于遥感技术识别其蚀变现象,确定潜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促进作用。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急需开发勘探矿产资源的新技术与方法。高光谱数据光谱分辨率很高可达纳米级别且波段众多,以致可从每个像元中提取一条接近连续的光谱曲线,可获取精细地物波谱信息。内陆高原盆地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基于遥感技术识别其蚀变现象,确定潜在矿产资源及经济价值,从而探索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与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实际意义。本文以鸭子沟西地区作为示范区,选择GF-5AHSI高光谱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对数据预处理之后进行研究区蚀变信息提取与蚀变矿物填图,在此基础上估算研究区潜在矿产资源储量及矿产经济价值,从而探索该区土地利用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从研究区影像可提取的蚀变矿物为绿帘石、绿泥石绿帘石组合和绢云母,其中绿帘石矿物自南至北由零星分布至团块状分布、由少至多分布变化明显,另外南部以绢云母化蚀变较强,绿泥石绿帘石组合蚀变较弱,至研究区东部环形构造内部表现出强绢云母化叠加绿帘石蚀变与绿泥石绿帘石蚀变。(2)研究区找矿潜力较大区域为套接式环形构造C3北部的较大的环形构造内部。(3)预计研究区铜金属量3057.71吨,铅金属量1256.23吨,锌金属量11378.17吨,该区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共3.46亿元,其中铜1.26亿元,铅0.19亿元,锌2.01亿元。(4)研究区潜在矿产经济价值可观,应加强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从而带动该区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玉米是全球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十年来全球对玉米需求有增无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贡献了世界粮食产量的近五分之一。因此及时并准确的预测中国玉米产量对确保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传统的植被指数(例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在干旱情况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极大影响了对玉米产量的估测。因此与传统植被指数(VIs)相比,对环境胁迫更为敏感的日光诱导
该文开发了用于DC 1 500 V光伏和储能系统的新一代两极直流塑壳断路器样机。通过DC 1 500 V/15 kA,时间常数10 ms的短路分断实验发现,电弧电压快速升至350 V是提升断路器限流和分断性能的关键。为了加快初始燃弧阶段电弧运动速度使弧压快速上升,建立了断路器触头区域的二维局部电弧磁流体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灭弧室温度、压力分布和气流速度变化曲线,明确了初始样机中电弧运动停滞的机理,并
持续发展和优化切线性模式的线性化物理过程,保持与非线性模式一致是改善四维变分同化(4DVar)分析和预报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业务系统的CMA-GFS模式采用基于Charney-Phillips(C-P)跳点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而CMA-GFS 4DVar系统中采用基于Lorenz跳点的边界层线性化方案。为改善CMA-GFS 4DVar系统的边界层分析和预报效果,基于C-P跳点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根本保障。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美国中东地区,是美国主要的农业区之一。该地区土地肥力强,有机质丰富,适合农作物耕作。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旱情监测和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应用于反演地表温度的卫星遥感数据主要有多波段MODIS数据与Landsat8卫星数据,而FY-3D MERSI-II的遥感数据则很
我国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和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共同富裕,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对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全方面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通过资源整合,推动基本公共服
为讨论CMA-GFS模式与ECMWF模式对不同要素预报性能的差异,选用2019—2021年500 hPa位势高度、地面气压、地面2 m气温、12 h降水量的4种要素为对象,采用跳跃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CMA-GFS、ECMWF模式预报的不一致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形势产品(500 hPa位势高度、地面气压)预报方面,两种模式多日平均预报跳跃指数和频率(即预报不一致性)随预报时效的延
本文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以及近年来相关学者对于气候变暖是否存在消退趋势的现象,选取地表温度作为评估气候变暖的指标,基于两种空间尺度,即全球尺度以及局地尺度,展开关于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分析,其中,全球尺度主要研究分析地表温度本身所存在的变化趋势与特征,局地尺度侧重于探讨风力发电这一新能源领域在实际应用当中对于地表温度的影响关系。基于全球尺度,对于地表温度自身变化的研究分析包含两个部
侵蚀沟空间格局影响下的连通性,能有效表达不同尺度的生态地貌过程,对预测沟蚀过程及泥沙输移至关重要。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小流域侵蚀沟广泛分布、不断演化,形成独特的侵蚀环境,已成为区域主要产沙源,探究侵蚀沟空间格局对泥沙连通性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侵蚀发育与水文地貌过程的相互作用,亦为侵蚀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本文以冀西北黄土区东城镇20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0.8 m),结合高精
根据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分类,叠加不透水数据提取北京市建设用地。运用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强度以及城市生态景观分维指数等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北京市2005-2020年新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选取社会经济指标,运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数据包络模型(DEA)分析中心城区及新城建设用地扩展强度的驱动机理及建设用地的扩展效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冀南邯邢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中生代太行山板内造山带南段,因其独特的构造位置对于讨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时限以及破坏机制等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是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克拉通破坏的机制、时限、过程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聚焦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的稳定性及其深部地质作用。由于锆石具有封闭温度高,分布广泛,性质稳定等特点,其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