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代“千金买骨”、“毛遂自荐”的故事到今天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都凸显了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教师的教学与教导是“孵化器”能够孵化出栋梁之才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地深入,高校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标准,与此同时招聘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降低教师队伍整体质量,阻碍学术研究进度,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环境。归纳高校教师招聘工作中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寻找原因并提供政策建议对聘任到优秀教师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我国高校教师招聘工作中典型机会主义表现在:因人设岗、信息传递模糊化、候选人信息造假等,以上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从外部环境看,基于大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经济性的利益追逐和糟粕文化侵蚀造成行为异化,社会期望过高使得大学担负着超越本职的社会责任;从内部环节来看,人的有限理性在诱惑面前争夺剩余份额,同时管理机制中权利分配不均,决策权掌握在少数行政领导手中,个人意愿的强加使得招聘偏离公平轨道,考核机制中强调数量化考察催生了低质量的候选人员,学术委员会的行政化使得招聘略失科学性,声誉机制不完善加上行政处罚力度远大于刑事责任追究,心存侥幸的管理者与候选人选择机会主义道路。通过对美国耶鲁大学校外评审制度和英国剑桥大学岗位招聘制度分析,认为在结合发达国家知名大学经验同时注重制度建设完善,树立正确的招聘理念引导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完成社会赋予的分工任务就是对社会负责。考核机制改进学术水平是重要要素,岗位设置严格管理,做到因岗找人,诚信制度要跟进,建立信誉档案,增加惩戒力度,保证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揭发成本将高于预期收益,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利用媒体舆论影响力。笔者在如何选择高校教师招聘的机会主义治理路径提供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治理我国高校教师招聘中机会主义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