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进与保守”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代中国思想史上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其思想政治倾向,或激进,或保守,或在一个时期游移于激进与保守之间,几成常态。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激进与保守常在胸中的激战,是他对自己思想特质的一个中肯的评价。戊戌政变以后至二十世纪初期,梁氏通过《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报刊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反响强烈的言论和文章,致力于思想启蒙和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其中,撰写小说是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表达思想抱负的一种独特方式。《新中国未来记》是梁氏于1902年所著的一部政治小说,梁氏通过树立文学人物形象,并借小说主人公李去病和黄克强等人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想法和政治主张。深入研究这部作品,可以透视出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思想的起伏和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可以说,《新中国未来记》是梁氏二十世纪初思想波动的有力印证,是激进与保守在内心强烈冲撞的真实体现。梁氏在小说的绪论中就明确指出:“兹编之作,专欲发表区区政见”。以至于文学研究家们也不得不承认,它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是它所具有的史料价值远比它的艺术价值更高。故本文选择该小说作为论文主题,从思想史的角度着手,把《新中国未来记》和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中国未来记》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根源,包括小说作者梁启超的经历和思考,接触到西方政治理论和新小说理论等。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未来记》的思想内容进行梳理,透视小说体现的激进与保守在梁启超胸中的纠结与激战。第三部分,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思想处于激进与保守矛盾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新中国未来记》和梁启超二十世纪初思想的社会影响进行历史考察并做出评价。梁启超的思想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特别是二十世纪初的青年知识分子。对《新中国未来记》和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加全面和透彻地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对推动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也不无裨益。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热榨、冷榨、浸出、水酶法和不同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探索了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冷榨和水酶法毛油无需精炼即可使其中的苯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其教育成果——研究生无疑是我国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人力资源,也是我国增
随着物流业的振兴发展,仓储系统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面对越来越高的行业要求,问题日益凸显。仓储系统的发展需要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在企业信息化进
<正>1.栽培季节安排平菇主要用秋栽,播种期以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主;其次是春栽,播种期在2月,虽然此时气温较低,发菌慢,但是很少有杂菌污染,4月中下旬可出菇。3月以后则不宜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正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背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是相当巨大的。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在前几十年
中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产生是以《证券法》的推出为标志的,但退市制度推出后并未被有效实施,2001年2月23日《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颁布,标志着退市制度正式
新颖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套令人惊奇的服饰,一尊新颖的雕塑,或者令人惊讶的广告场景等等。这些新颖性刺激自动捕获了人们的注意。对这些新颖事物的知觉是我们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思维的工具,它基于脑科学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及知识可视化理论,在表达巾注重各项事物之间的关联,使思维可视化、形象化,是一种非常高效的
2008年12月,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因涉嫌欺诈被捕。这个案件主体与被害人身份特殊,欺诈规模大,延续时间长,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造成了巨大冲击,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创作颇为丰富,其中五七言格律组诗成就非常突出,杜甫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天宝六七载(748、749年)至天宝末期(757年)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