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家们早就认识到,语言使用中存在着各类程式语(formulaic language/sequences)。早在19世纪中期,John Hughlings Jackson就注意到,有些不能构建新话语的失语症患者却能流利地背诵韵文、祷文和日常寒暄语。之后,在20世纪早期,Ferdinand de Saussure和Otto Jesperson也认识到了程式语对正常说话者的作用。他们都指出,大脑可以通过将常见的语言片段捆绑为非分析性程式语来减轻语言产出的负担。然而,乔姆斯基语言学派认为,程式语在语言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只是次要的,语言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创造性的。受其影响,近三四十年来,语言学界一直把语言视为高度系统化的受规则约束的行为,这种观点在语言学理论中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
然而,语料库分析表明,语言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程式化的,本族语者的口头话语和书面语言中充满了各种长度不等、结构各异、功能不同的连续性单词组合或多词单位(multi-word unit,简称MWU)。Douglas Biber和同事们将这种多词单位称为词束(lexical bundles),并对不同语体和/或语域中的词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迄今为止,这种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主要被用来解释不同语域或语篇类型之间的差异,或用来对语篇中有意义的或起组织作用的单位进行识别,抑或是对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的语言产出进行比较,很少有人对词束的心理现实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并非所有语料库派生结构(corpus-derived constructions)都具有心理现实性,且不同的人群又会因为年龄、性别、阶层、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差异而对这种多词单位具有不同的表征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词束的心理现实性,并就不同人群对词束的心理加工与表征形式进行比较。然而,总体来说,此类研究数量偏少,研究方法单一,所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出入。在已经出版或公开的少量研究中,多数以英语本族语者或留学于/生活在英语国家的高水平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而以英语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简称EFL)的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则极其之少。因此,本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对词束这种程式语的心理表征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较高频率词束的心理表征模式是怎样的?即他们是以整体形式还是以分析性形式(或是兼而有之)表征此类程式语的?
(2)词束的频率是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此类程式语的表征模式产生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是怎样的?
(3)词束的结构完整性是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此类程式语的表征模式产生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是怎样的?
本研究使用多种方法来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词束的心理表征模式。具体来说,我们使用了在线语法判断(实验1和实验2)、自定步速逐词阅读(实验3)、自定步速逐句阅读(实验4)、单词监控(实验5)等“在线”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此类程式语的心理表征模式。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认真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即研究发现):
(1)中等水平学习者既以整体形式又以分析性形式表征较高频率的词束;而高水平学习者则以整体形式表征此类程式语。因此,在对此类程式语进行加工时,前者调用了较多的分析性策略,而后者则调用了较多的整体性策略。
(2)词束的频率影响了此类程式语在学习者心理词库中的表征形式。就频率高于10次/百万词的高频和中高频短语来说,中、高水平学习者都是以整体形式表征的;就频率低于5次/百万词的低频短语来说,中等水平学习者是以分析性形式而高水平学习者则既以分析性形式又以整体形式表征的。
(3)就中等水平学习者来说,词束的结构没有影响此类程式语的表征形式,即结构完整和不完整的词束都是既以整体形式又以分析性形式表征的,但前者具有更高的词汇化程度;就高水平学习者来说,词束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此类程式语的表征形式,即结构完整和不完整的词束都是以整体形式表征的。
基于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我们提出了中、高水平学习者对不同频率词束以及对结构完整和不完整词束的加工与表征模型。这些模型客观地描述了中、高水平学习者对词束的表征与加工策略的选择模式。从这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等水平学习者在语言加工中偏好于使用分析性策略,而这种分析性策略的使用又使他们无法注意到语言使用中的程式语,因此,我们认为语言教师要重视对程式语(尤其是词束)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程式语的意识和敏感性,并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和增强程式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