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 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减轻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
目的:观察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心停跳组(20只),大鼠麻醉后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小型动物呼吸机机械控制呼吸,监测基础生理指标10min后,停止通气4min,造成窒息心跳停止;预处理+心停跳组(20只),监测大鼠基础生理指标10min后,停止通气1mm-恢复通气5min,连续进行4次,24小时后给予4min窒息心停跳;对照组(20只),不进行预处理和心停跳,外科操作同另两组。观察各组大鼠心肺复苏后24小时死亡率;心跳停止所需窒息时间(T<,CA>);恢复自主循环所需时间(T<,ROSC>);测定心肺复苏后24小时脑含水量;心肺复苏后24、48、72小时神经功能评分(NDS),包括神智清醒程度,颅神经功能,感觉运动功能以及简单的行为测试等,完全正常为100,死亡为0;并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心肺复苏后24小时海马区结构。
结果;
对照组大鼠全部存活,预处理组大鼠死亡率为5﹪,心停跳组大鼠死亡率为30﹪;与心停跳组相比,预处理组TcA明显延长(P<0.01),而T<,ROSC>则明显缩短(P<0.01);心停跳组与预处理组相比脑水含量也明显增多(P<0.05);预处理组和心停跳组大鼠N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停跳组大鼠NDS较预处理组亦明显降低(p<0.05),预处理组和心停跳组大鼠复苏后72小时NDS较24小时要明显提高(p<0.05);电镜及光镜显示,预处理组与心停跳组相比,海马区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停通气缺氧预处理能明显减轻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并改善神经预后功能。
实验二 TLR4炎症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TLR4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Wistat大鼠被随机分为:心停跳组(28只),给予4min窒息心停跳;预处理+心停跳组(28只),先连续给予4次停通气1min-恢复通气5min的预处理,24小时后给予4min窒息心停跳;单纯预处理组(20只),只给予停通气缺氧预处理,不实施心停跳;对照组(28只),不进行预处理和心停跳,外科操作同另两组。心停跳组和预处理+心停跳组于心肺复苏后(单纯预处理组在预处理后,对照组在外科操作后)的1、3、6、12、24、48和72小时断头处死大鼠,冰盘上操作取出脑组织。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TLR4 mRNA的表达;用TransAM NF-кB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NF-кB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脑组织TNF-a和IL-6含量。
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组织TLR4 mRNA表达微弱,NF-кB活性较低,而且它们在各个时相点没有显著变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相点(除72小时)TLR4 mRNA表达和NF-кB活性均显著升高,1小时即明显增强,3小时达到高峰,24小时有明显回落,随后继续减少,72小时已较弱。预处理组、预处理+心停跳组及心停跳组三组之间在不同时相点有明显差异,呈递增的趋势(预处理组<预处理+心停跳组<心停跳组)。
TNF-a和IL-6检测结果与TLR4 mRNA表达及NF-кB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照组TNF-a和IL-6产生较少,在各个时相点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均明显的增强;1小时表达即明显增强,TNF-a在3小时表达达到高峰,其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直到24小时才有明显回落,而IL-6的表达高峰出现在12小时,随后表达继续减少,72小时表达已较弱,但与对照组相比,还是明显增多。预处理组、预处理+缺血组及缺血组三者之间在同一时相点有明显差异,呈递增的趋势(预处理组<预处理+缺血组<缺血组)。
结论:
TLR4炎症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缺血耐受的形成,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可能通过预先激活TLR4信号通路来抑制随后严重缺血所诱发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