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及时确定病害的严重程度对维持植物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人员大多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估算植物的病害程度,这种传统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栽培经验。而且,传统的植物病害识别手段其准确性、实时性都较为低下,植物病害存在种类繁杂、表现症状相似度高等问题,又无疑增加了人工识别病害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专业的植物病害程度评估系统,为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精确诊断植物病害程度的平台。首先,采集感染叶片的样本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及时确定病害的严重程度对维持植物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人员大多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估算植物的病害程度,这种传统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栽培经验。而且,传统的植物病害识别手段其准确性、实时性都较为低下,植物病害存在种类繁杂、表现症状相似度高等问题,又无疑增加了人工识别病害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专业的植物病害程度评估系统,为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精确诊断植物病害程度的平台。首先,采集感染叶片的样本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图像噪声并增强图像质量。接着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对初步处理好的叶图像进行叶片分割以删除多余的背景,使用开源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分别计算总叶面积和感染面积,对输出值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估算植物病害的严重程度。其次,使用MySQL创建数据库来存储植物病害数据,包括植物病害的种类、病原体和控制措施等。最后,利用Html,PHP和JavaScripts等技术创建网站系统,系统为相关用户提供登录账户,登录后可以使用网站上提供的样本图像来进行疾病估算,也可以上传自己的图片进行病害估算。通过将获得的估算值与网格计数法的计算值进行比较,测得植物病害严重性估计的平均准确性为96.12%,说明该算法的准确性较高,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其他文献
課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深度挖掘教材,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挖掘文化内涵,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鲜活语料,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获得文化知识。 以B3U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这个单元的阅读语篇分为festival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基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对教学的新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 把握认知基础,调整教学预设。建构主义强调,新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作教学的基础,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在贴近现实的情境中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找准学生的认知起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而与所画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是认识角的教学难点。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大小,绝大多数是从多少个(数量)、多长(长度)、多大的面(面积)、多大的块(体积)等方面去比较,很少接触到角的大小。另一方面,由于受长度和面积的影响,他们会习惯性地按两边的长短及两边所夹区域的大小来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从“形”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角,相对弱化了角的本质属性
学习“角”的相关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思维等有重要作用。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角、认识角,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画出角,利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呢?本期,我们讨论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中的例2。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角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动态演示、自主体验完善“角”的概念,形成特殊角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参与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它能够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发展其数学素养。 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综合与实践”内容时,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自主发现数学规律,推导数学结论。 例如,教学《确定起跑线》时,笔者首先呈现400米赛跑起跑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都是跑400米,为什么运动员
如何幫助学生发现角、认识角,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画出角,利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呢?笔者以《锐角和钝角》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中引导学生建立角的模型。 一、观察思考,抽象出角 数学观察指通过视觉获取对事物或问题的数学特征的相关信息,并运用思维辨认其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其中的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常从观察数学对象开始,并结合其他方法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加与减》中的内容。教材结合回收废电池的具体情境,提出三位数加法问题,并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而理解多位数加法的算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强化题意理解,实现深度学习。 一、读懂信息,引导有序思考 本课例题涉及信息较多,不仅有回收奖励,还有二年级
口算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呢?笔者依托小班化教学优势,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如下教学策略。 学习过程到个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口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求成心。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中的例题“26+9”时,部分学生脱口而出“35”,另一部分学生却无从回答。笔者便引导:“35对不对,怎样验证
我和学生结下深厚的情谊是从一些细小的行动开始的。 入冬,有两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住读。看着他们,我常常想起当年的自己。于是,我经常给他们带些水果和饭菜,顺便坐下来和他们一起聊天。对我来说,这是为师者分内的事情;而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是关爱、温暖,是困境下無声的帮助和鼓励。高三学生需挑灯夜读,常常要用茶解困,我就让他们到我的办公室倒开水。水的魔力真大,把我和学生拉得更近了。渐渐地,我
教学视导是教科研部门的一项经常性业务。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教学视导含金量的试金石,教科研部门要坚持在问题中“炼金子”。 塑造基于问题的教学视导。教学视导的本质是通过调查研究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教科研部门要根据教学视导的目标定位,结合区域实际与优势,选择合适的视导方式,找准基层学校教学需求清单。如发现某校教学常规不尽如人意,本次视导就可以以教与学的常规为观测点;了解到某所高中的化学成绩是制约学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