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历史层次分析法逐渐成为分析汉语方言历史演变的重要方法,并且不断得到学界关注,这都是源于汉语方言发展史观的转变,即从单一的直线发展观转变为层次与演变交织的发展观。这种新的汉语发展史观告诉我们,南方方言不断地受到各个时代中原标准语的影响,在共时音系中形成叠置。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析出方言的层次。南部吴语内部错综复杂,差异较大,虽有不少方言材料问世,但对本地区方言韵母的演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南部吴语为研究对象,利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分析、讨论上丽片、瓯江片和婺州片十九个方言点韵母的历史层次。具体是以中古十六摄为纲,逐一离析各韵在方言中的层次表现,并归纳各自的演变。文章也讨论了与层次分析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重新思考“文白异读是层次划分的利器”一语,我们认为文读是通过词汇且以音类为单位的相似借入,这种借入带有人的主观性,因此,某些音变形成的对立也会被误认为是文白层次。第二,高元音裂化形成的对立是音变的结果而非层次。一方面,无论是前裂化还是后裂化都是音变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高元音裂化以“词汇扩散”形式形成对立。第三,音变的结果是创新,层次的结果是趋同。高元音裂化在南部吴语三片有不同的语音表现,这是音变创新。第四,根据前面三条原则,讨论支、脂、之三韵的分合问题,与前人观点不同的是,我们认为支韵与脂之韵的区别是后来音变所产生的。第五,相同的层次特征能反映出不同的语音特征。以咸摄三四等为例指出无论是分立还是合流均是一个层次。第六,并不是所有因声母条件不同而出现的变体都是互补,有的是“假互补”,实为层次。全文可分为四大部分,共有19章。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第二部分从第2章到第17章,以十六摄为纲讨论南部吴语各韵的层次,亦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即第18章,为专题研究,分别论述了吴语义乌方言入声的演变,婺州片吴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从覃谈寒桓四韵看台州片方言的归属。第四部分即第19章,讨论并总结了有关层次分析的几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