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MI对基础AMH水平分泌的影响。 2.探讨超促排卵患者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AMH水平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上AMH检测的时间选择,以期更好地进行卵巢功能的预测,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IVF/ICSI助孕的患者95例,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否≥25.0 kg/m2将研究对象分为肥胖型PCOS组(B组)、非肥胖型PCOS组(A组),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ELISA法静脉血AMH水平。 2.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促排卵后三组人群以及不同测量时间的AMH浓度变化,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探讨BMI与AMH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1.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肥胖型PCOS组的BMI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肥胖型PCOS组的B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PCOS组的BL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肥胖型PCOS者BLH低于非肥胖型PCOS者,彼此间差异明显(P<0.05)。 (3)肥胖型PCOS组的AMH明显低于非肥胖型PCOS组;非肥胖型PCOS组的AM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肥胖型PCOS组的AM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三组患者基础E2、FSH、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肥胖型PCOS组和非肥胖型PCOS组两组患者中,BMI与AMH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r=-0.403)。PCOS患者的AMH水平与bLH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2,相关系数r=0.310)。 3.不同组别AM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AMH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统计学交互效应(P<0.05)。 4.超促排卵过程中每组中AMH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肥胖型PCOS组与非肥胖型PCOS组卵泡早期AMH平均值逐渐上升,随后逐渐下降,黄体中期下降最低点,随后逐渐上升。 5.肥胖型PCOS组的获卵数高于非肥胖型PCOS组;非肥胖型PCOS组的获卵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正常受精率与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MI影响基础AMH水平分泌,BMI与AMH呈负相关。 2.超促排卵过程中AMH水平呈动态变化。PCOS患者与正常人AMH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月经第3天AMH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反映患者卵巢储备能力的意义。 3. 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较高的获卵数,而临床妊娠率及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