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工资收入分配改革也开始逐步进行。经过数十年的改革,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以社会保障、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证明了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是和我国基本国情、发展情况相适应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工资收入分配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基尼系数依然偏高,行业间、地区间的收入差异依然较大。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提出明确的要求。 从内蒙古地区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内蒙古职工工资也随之不断增加。2005年,内蒙古职工年平均工资仅15985元。到201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了51388元,相比增长了3.21倍。但是,在内蒙古职工工资快速增长的背后,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以行业工资为例,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工资增长速度必然存在差异。但是,行业间工资增速的差距应该在一个可控范围内。而内蒙古的实际情况是,各个行业工资的增长速度悬殊,行业收入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增速差距保持在15.1%左右,远远超过增速差的适度范围。从内蒙古职工工资的整体情况来看,内蒙古工资收入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之间职工的工资差异、区域工资差异以及性别工资差异等。现阶段,行业之间职工的工资差异和区域工资差异问题比较凸显,故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行业工资水平差异和区域工资水平差异。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参考文献,同时对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理论和中国工资发展历史进行了整理和概述,确定了影响因素的理论来源。以内蒙古为例,对内蒙古工资水平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表明内蒙古工资水平的现状存在着行业间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对于行业间存在的差异,对影响因素进行选定,主要确定为以各行业平均工资为被解释变量,行业劳动生产率、行业垄断程度、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和工会力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选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内蒙古相关代表性行业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区域间工资的差异,运用空间面板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内蒙古盟市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差异格局。然后,主要从如何合理缩小现有工资水平的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合理缩小现有工资水平的行业差异等角度,并结合内蒙古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为最终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并形成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