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面临着角色变化的极大的挑战。要顺利实现角色变化,在时间常量下,教师如何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以实现行为上的转变,进而形成新的生存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虽在潜意识中意识到时间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如何规划课堂教学时间,如何科学管理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时间流逝的成因是什么,却无人细究。由此引发的结果是“没有时间”成为教师面对改革的口头禅。虽然教师普遍反应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但相同的表象问题背后是否因教师个体的教学观而有实质性的差别?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耗费的时间侧重点致使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时间管理权重有所不同?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应是刚性管理还是柔性管理?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时间管理为独特的研究视角,聚焦于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个案研究,以A教师课堂教学为个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课堂教学时间总量相对固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首先,运用文献法总结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结构,旨在解释、描述出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以作为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运用访谈及观察法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中运用观察、实物分析、教师访谈、统计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的观念、原则、特性进行了剖析,重点展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时间的分配和使用现状。最后,通过对研究的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以求印证并细化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对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并透过时间问题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即引言、绪论、研究方法与设计、研究经历与结果、研究讨论与反思。基于问题的缘起,前三部分论述了由课堂教学时间演化而成的课堂时间管理现状,结合有效教学、时间管理、时间的心理倾向等理论依据,提出课堂时间管理概念并探讨用质性研究予以证实的现实基础;后两部分主要呈示了运用质性研究对课堂教学时间管理问题予以探讨的过程和自我反思。通过我与合作者的共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不是僵化的时间管理,其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树立课程意识、尝试自主管理课程:关注教学策略的整合、通过恰当使用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并与研究者、学生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强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提高学习共同体参与者对自我学习时间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