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正逐渐走向均衡化,但是山区跟城市间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性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滞后问题依然存在,少数民族山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低学业成就现象之严重,已引起人们对薄弱学校学生学业困境的高度关注。本文以G县民族中学的瑶族学生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人物访谈,田野走访等研究方法,以文化适应理论为依据,描述并分析了G县民族中学瑶族学生的学业困境现象,探讨了瑶族学生学业困境的影响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正逐渐走向均衡化,但是山区跟城市间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性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滞后问题依然存在,少数民族山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低学业成就现象之严重,已引起人们对薄弱学校学生学业困境的高度关注。本文以G县民族中学的瑶族学生为个案,通过参与观察、人物访谈,田野走访等研究方法,以文化适应理论为依据,描述并分析了G县民族中学瑶族学生的学业困境现象,探讨了瑶族学生学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思路与方法、理论基础、已有研究等,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学生学业困境问题和瑶族教育的研究现状,运用田野调查法来研究瑶族学生学业困境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概述了瑶族教育历史沿革与现状,选定田野点的介绍包括学校简介、师资情况、学校周边环境,以及选定研究对象——G县民族中学瑶族初中生的生存环境。第三部分呈现瑶族初中生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瑶族学生学业困境状况,通过访谈学校教职工、部分瑶族学生,参与式观察并且分析了学校瑶族初中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瑶族学生存在文化不适应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瑶族学生存在厌学、学业情意低对于学习目标很迷茫;学习能力不强、学业成就低;课余活动少,学校生活单调枯燥等现象。调查中发现,瑶族学生面临的学业困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在教育阶段过程中,学生学校教育所遇到的文化适应的困难。第四部分从以下三大因素深刻剖析造成瑶族学生学业困境原因:瑶族山区的重生产轻教育村落文化、瑶族早婚文化等的潜移默化影响;家长对教育期待不高,以及文化水平有限导致对教育投资的不足;学生个人因素包括学生基础差、害羞且不自信的心理特征、语言障碍等。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教育水平不高,传统的村落文化导致学生很难适应学校的主流文化,家长对于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这些因素形成的合力影响下,学生学业困境问题将越演越严重。第五部分根据文化适应理论分析,瑶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文化不适应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教师对于瑶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培养关注不够。学校忽视他们的民族文化特殊性,教师没有根据他们的文化差异进行教育教学。第六部分根据上述瑶族初中生出现的困境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尝试提出些许解决瑶族学生学业困境问题的具体措施:教师应增强文化敏感性,更新教学方式,使之更贴近学生;学校关注瑶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加强瑶族学生心理建设、增加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做好职业规划引导;走进瑶族乡村开展家长教育,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期待值、瑶族村落开展文化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山区瑶族初中生学校教育现状、瑶族村落文化以及家长观念的考察,找出瑶族学生出现学业困境的原因。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与学校主流文化的冲突是导致瑶族学生出现学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受瑶族村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以及对学校主流的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文化的不适应,并根据导致学业困境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解决民族地区学生学业困境问题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詈语即骂人的语言,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詈语的翻译研究可以促进各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理解与交流。虽然目前对于詈语的翻译研究并不少见,但大多都聚焦于詈语字词本身的翻译是否符合某种特定的翻译策略或体现效果。从语用学角度展开的詈语翻译研究仍较为鲜见,从人际语用学角度来分析詈语的研究更是阙如,这为本研究打开了研究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以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及其两个英文全译本(沙博理译本和赛珍珠译本)为语料,
无效行政行为的司法判决是指法院在诉讼中发现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事实或法律上的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2014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5条将无效行政行为予以类型化,201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为其实施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引。故本文通过对2015年5月至2021年1月之间的213份无效行政行为的司法判决进行分析后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无效行政行为司法判决
自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地区的直接不断上升,印度尼西亚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战略支点国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印尼投资,但是由于资金、规模、技术、经验等条件的限制,许多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业务并不是很成功。海螺水泥将印尼市场作为全球化战略的开端,为其后来的海外市场的拓
叶广芩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家族小说”赢得盛名的满族女作家,其小说创作的主题一直处于一种变革之中。纵观她一系列的小说,不论是前期以北京地域为呈现背景,描绘晚清贵族生存状态的“家族小说”,还是后期基于下乡、挂职经历对陕西地域文化的书写,都能感受到其致力于呈现极具魅力的地域文化性格的初心。叶广芩的小说根植于地域文化,在多地域文化的参照下,书写个人对于地域风情的体悟,以及经由地域文化表达对多元文化的思
“日本遗孤”是历史的遗留问题。严歌苓和叶广芩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对这个特殊的战争后遗群体倾注了人文关怀。她们感受到了这个特殊的后遗群体的在精神皈依方面的焦虑,认识到身份的暧昧和自我归属的困惑是“日本遗孤”遇到的共同的问题。她们根据“日本遗孤”的现实情况进行走访、观察和体悟,创作出了关于“日本遗孤”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形象融合了现实的影子。“日本遗孤”的身份认同问题,既是严歌苓和叶广芩关注的共同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广西边境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这些服务和产品所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供给和需求的可及性实践上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本文以地处广西边境地区且具有鲜明边境性和民族性特征的靖西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来展开研究。经过脱贫攻坚建设,靖西市成功脱贫摘帽。作为百色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中的开放引领区,靖西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
地名可以指明一定地域的方位、范围和所属的地理类别,且具有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特点。地名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象征,代表当地的文化内涵,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贵港是一座古郡新城,自古以来遍种荷花,由此有“荷城”之称。贵港村名既是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又是贵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反映贵港的社会历史文化。对贵港村名进行研究,旨在发现贵港村名的语言特点、命名特点及其蕴含的社
投资建设海外园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从1990年至今,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海外园区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拉动了东道国GDP的增长,而且在中国国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逐渐进入高潮,有效地拉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印尼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伙伴。为深入研究中国海外园区的投资模式、经济效应,吸收借鉴其海外园区建设
朱彝尊丰富的游历背景催化了其山水文学作品的繁盛,朱彝尊的山水散文因着“山水”这一审美对象的参与而与其他文类不同,具备独特的自然意趣、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时代思潮的浸染、家族流风的熏陶和儒道学者的身份之背景下,朱彝尊的散文总体上呈现着“雅正”的美学品质;朱彝尊的山水散文的主要体裁以赋体、记体、题名体为主,朱彝尊山水散文作品的“言志”之雅文学功能较其本人其它类别散文更为凸出,且其思想整体上呈现出丰富
恭城縣的兩廟一祠一會館石刻是恭城縣石刻的一部分,具有較高的文學、文獻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恭城縣歷史的變遷。校注與研究恭城縣兩廟一祠一會館石刻,一方面可以對前人由於種種原因而造成錯收、漏收、少收等現象的修正,亦可以就前人在句讀不當、校注)誤與不夠全面等處進行完善。通過恭城縣兩廟一祠一會館石刻的深入研究,對其石刻的主要內容、刊刻的特點等進行分析,瞭解其歷史文獻價值與文學研究價值。全文的正文分為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