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重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特别是女子举重队有着“梦之队”的美誉,在伦敦奥运会中获得3枚金牌。李雪英以抓举108公斤,挺举138公斤获得伦敦奥运会女子58公斤级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抓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同时挺举平奥运会纪录。而科学化的训练为李雪英获得金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赛前训练作为比赛备战的关键环节,对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安排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训练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为优秀举重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负荷安排和强度提供现实依据。使举重项目向定量化控制方向发展,摆脱由主观经验为主导的定性控制。本研究主要以个案分析、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法对举重运动员李雪英备战奥运会赛前训练的内容、负荷、体重控制和训练恢复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举重运动员李雪英备战伦敦奥运会赛前训练,以比赛时间2012年7月30日为起点,往前推6周,作为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安排以周为单位,周一至周六训练,周日休息调整。训练内容以专项技术训练和辅助性训练构成。每周一至两次抓举和挺举训练。抓举和挺举训练一般放在同一节训练课中。(2)每周二或周三为大负荷训练课,周四、周五负荷量稍小作为调整。周六安排专项技术训练。在赛前第五,第四周的负荷量最大,达到了73213kg和65610kg。平均负荷量为12202kg和10935kg。比赛周进行了两次抓举和挺举技术训练,比赛周的负荷量为6488kg,处于中等负荷。(3)抓举和挺举技术训练除了赛前第五周的大强度训练课中同时增加了强度和负荷,其他训练周负荷强度和量一般不会同时增加。比赛周增加了一节抓举训练课,造成抓举训练负荷量大。赛前9次专项技术训练中,抓举和挺举的平均训练强度系数分别为83.6%和82.8%。(4)李雪英赛前控制体重采取循序渐进策略,在比赛时恰好达到体重要求。具体做法为,在赛前一个月开始控制体重,控制在比赛级别的3kg以内,即61kg以内,体重逐步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