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金融机构诞生以来,商业银行就作为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最重要的机构而得以存在和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十分复杂,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通常,银行主要面对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长期以来,金融界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而对操作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银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亏损事件,使得银行监管当局和经营者普遍认识到操作风险的重要性。针对银行操作风险的危害性,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f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发布了新巴塞尔协议,即《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将操作风险纳入其中。操作风险在此协议中有了较明确的定义:指由失败或者不当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虽然操作风险被纳入新巴塞尔协议,但不同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是,操作风险的计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我国,对操作风险的研究相对更晚一些,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型和工具对操作风险进行衡量和测度,管理方面也是不尽人意,然而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对我国的操作风险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研究,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将简单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有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阐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特点和现状及成因分析。先定义了操作风险的内涵,随后介绍了操作风险的几大特点,主要有人为性,内生性等。最后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原因有四点:对风险关注度不够,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难以搜集等。第三部分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量化方法概述。对不同的方法进行阐述的同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一些典型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包括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最后综合考虑我国的操作风险现状和数据环境,选较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第四部分是实证部分。在上一章对操作风险量化方法的描述中,选取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即收入模型。选取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情况。模型中,被解释变量选的是银行的净利润,经过一定的筛选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了真实GDP增长率,上证综指年均值,一年期存贷利率差等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从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绝对操作风险还是相对操作风险来看,中国工商银行的操作风险都高于中国银行,这可能与工行经营业务广,网点规模多有关。第五部分是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分析了收入模型的利弊,并针对银行的操作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收入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操作风险进行估计,但解释变量的选择,影响了模型对操作风险的度量精确性。此外,模型度量出来的风险,并不能反映出银行各部门的操作风险状况,对各部门的日常风险管理方面没有实质性帮助。对操作风险的建议方面,则是需要在重视风险的基础上,结合银行自身情况,多搜集和整理损失数据,分析其中原因,加强风险的管理。本文的主要成果在于:本文详细阐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方法,并分析了他们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筛选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收入模型法;从可能影响目标变量的外部因素中选取了一系列解释变量,经过试算和逐步回归筛选,最终选取了GDP真实增长率,不良贷款率和上证指数这三个指标为解释变量,并且对两家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大小进行了具体的测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银行的操作风险低于工行,并就发展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