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纳米材料自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池储能特性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充电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大量应用,一些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电池备受关注。锂硫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可作为长续驶里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但单质硫的导电率低、体积变化大和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与应用。此外,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极有希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虽然其拥有价格低廉且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电池电压范围低、电极材料尚不完善、可穿戴设备应用过程中的柔性环境带来的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片状结构自组装的复合材料,发挥片状结构有利于缓冲体积变化和快速电子离子传输的特性,应用于电池获得优良的储能特性。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主要有:(1)通过片层自组装的新型金属有机骨架(MOFs)制备了一种三维多孔片状CuS/S复合材料。这种特殊的片状结构有利于硫的嵌入,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以吸附电解液中的多硫化物。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得到了所制备的多孔框架CuS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CuS/S正极0.1 C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冲放电之后,容量依然稳定在750 m Ah g-1,重复三轮的倍率测试后表现出优良的可逆性。(2)通过模板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双微米立方CuS/S/Co3O4。这种由片层状自组装的Co3O4外壁包裹CuS内核,硫大量分布于两相之间的结构可以缓解硫的体积膨胀等问题,并防止多硫化物溶解损失。双微米立方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480m Ah g-1的容量,并且库伦效率大于99%。0.2 C下即使是循环400次,容量依然能超过500 m Ah g-1,且库伦效率大于99.83%。0.5 C循环350次之后容量大于490 m Ah g-1,库伦效率大于96%。电池在?5°C的低温也展现出优异的性能,0.2 C循环200次之后依然可以获得大于700 m Ah g-1的容量。(3)以碳布为基底,分别水热生长密集VS2纳米片层状材料和电沉积Zn,以聚乙烯醇-乙酸锌-乙酸锰水凝胶(PVA-Zn/Mn)作为固态电解质,获得一种新型自修复柔性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发现,在电池弯折60°、90°和180°,在50 m A g-1的电流密度,电池保持110、121和106 m Ah g-1的容量,即使经过多次切割与拼接,电池展现出良好的自修复性能。综上所述,将片状结构自组装材料应用于可充电电池能有效地提高电化学性能,稳定的层状结构所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并缓解离子在嵌入/脱嵌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随着未来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提高以及新型材料的合成,将使层状结构自组装纳米材料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促进高性能新型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其他文献
电极活性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设计和构建活性电极材料的结构,组成成分,优化制备过程中的合成工艺,可以有效改善活性材料的导电性,比表面积以及活性位点的提升。由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高的理论容量,大的比表面积,形貌可控,合成过程简单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多数由MOFs衍生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活性材料容易发生
学位
氢气是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能源载体。与电催化或热催化制氢相比,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在生产绿色氢燃料方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大部分光催化剂存在光谱响应范围窄,载流子分离效率低,氧化还原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发展缓慢,因此,发展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的光催化剂十分重要。本论文以ZnIn2S4这种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WO3-x/ZnIn2S4异质结,在Z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使寻找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必然趋势。风能、太阳能或地热能等能源已逐步成为人类依赖的新能源形式。然而,这些能源是一次能源,通常被转化为电能使用。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电能储存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和库伦效率在众多领域被用作储能设备。在能量密度方面,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正在逐渐接近它们的理论极限
学位
在过去几十年中,纳米电极因其整体尺寸小,充电电流小,传质速率快以及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基础电化学研究,单粒子分析,单细胞传感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研究等领域。受上述启发,本文通过激光辅助拉制法制备单一金、银纳米电极,并将其应用于以下的电催化研究:1.以单一银(Ag)纳米盘电极为基底,通过化学刻蚀和金属置换反应制备出单一钯银(Pd@Ag)合金纳米线电极,并从单根纳
学位
过渡金属催化的直接C-H键功能化已被证明是快速构建各种C-C键的有效策略。其中,烯烃因其广泛存在以及多样性转化等优势而被经常用作碳氢键偶联底物,以实现直接的C-C键偶联。本论文开发了一种铑催化烯烃对吲哚2位C-H键直接官能化反应的方案,为合成功能化烯烃及其复杂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方便且高效的方法。通过选用不同的烯烃,并经反应条件的调控,实现吲哚2位C-H键的选择性烯基化与烷基化反应。相关反应的底物普适
学位
由于可以有效地减少Haber-Bosch法产氨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危机,电化学固氮(eNRR)逐渐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热潮。目前来看,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寻找高效、稳定的固氮催化剂。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力学性能,二维材料(2D)有望成为固氮催化剂的主要候选者。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论文主要研究了2D硒化镓、过渡金属团簇负载石墨炔(GDY)等催化体系电化学固氮的可能性,并进一步通过缺
学位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全球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能源危机愈发严峻。因此,开发绿色能源迫在眉睫。氢能因具有高燃烧值、绿色、可再生等优点成为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制氢方法之一。然而,阳极析氧反应(OER)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限制了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尿素氧化反应(UOR)因其极低的理论氧化电位,能有效降低能耗,还能降解富含尿素的污水,减轻环境污染,有潜力替代OER来提高电解水
学位
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重大趋势。“模型认知”素养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应具有的关键能力。在对国内外模型、建模与模型认知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本研究以国际核心素养框架、大型测评中模型、建模和模型认知的概念框架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模型认知水平为基础,
学位
当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如析氧反应、析氢反应、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等清洁反应获取氢能以及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等无疑是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的一条重要道路。现如今对于上述几个反应的电极材料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人们希望得到尽量接近热力学电位的催化材料以减少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材料由于其丰富的轨道电子展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中尤以铁、钴、镍基
学位
开发高效的能源转换、储存和运输技术是实现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有高质量能量密度的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载体。电化学分解水产氢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转换和制氢策略。电解水反应主要由阴极的氢气析出反应(HER)和阳极的氧气析出反应(OER)这两个半反应组成。尽管理论上仅需1.23V的电压即可实现电化学水裂解,但由于迟缓的HER和OER动力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水分解电解槽需要更高的电压去驱动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