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是动物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而由于反刍动物特有的瘤胃系统,导致蛋白质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较单胃动物更加复杂。反刍动物能够利用单胃动物利用不了的非蛋白氮(NPN),并且有特殊的尿素循环机制,能够利用较劣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反刍动物对氮的利用率并不高,导致较多的蛋白质资源浪费。目前,关于育肥湖羊饲粮适宜蛋白水平及提高氮利用率的研究尚未有数据支持。因此,本试验以湖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及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过瘤胃赖氨酸(RPL)对湖羊育肥性能的研究,为育肥湖羊饲粮适宜蛋白水平及通过添加过瘤胃氨基酸提高反刍动物对氮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指导。本试验主要包括两部分:试验一,研究饲粮蛋白水平对育肥湖羊生产性能、消化代谢、血清参数、瘤胃微生物组成和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4月龄(32.25±2.50 kg)湖羊公羔54只,采用单因素设计方案,根据年龄、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18只,各处理组饲粮CP水平分别为11.5%、14.0%、16.5%,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试验羊初始体重无差异(P>0.05),但末体重11.5%CP组显著低于14.0%CP与16.5%CP组(P<0.05)。F/G 11.5%CP组显著高于16.5%CP组(P<0.05),14.0%CP组与其余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11.5%CP组DM、OM、ADF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6.5%CP组(P<0.05)。11.5%CP组氮摄入量、尿氮排出量显著低于14.0%CP组及16.5%CP组(P<0.05)。16.5%CP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1.5%CP组与14.0%CP组(P<0.05)。11.5%CP组沉积氮显著低于16.5%CP组(P<0.05)。3、16.5%CP组ALB、ALB/GLB显著低于11.5%CP及14.0%CP组(P<0.05),但GLB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各组之间BUN含量差异显著(P<0.05)。4、11.5%CP组瘤胃液N-NH3显著低于14.0%CP及16.5%CP组(P<0.001)。瘤胃液pH随饲粮蛋白水平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0.05<P<0.1)。随着饲粮中蛋白水平的增加,异戊酸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P=0.098)。11.5%CP组黄色瘤胃球菌显著低于14.0%CP组(P<0.05),16.5%CP组与11.5%CP组及14.0%CP组无显著差异。试验二,饲粮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育肥湖羊生产性能、消化代谢、血液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31.91±2.36 kg)湖羊公羔72只,采用单因素设计方案,根据年龄、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8只。各处理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无豆粕饲粮-NSM),基础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组(RPL),基础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组(RPM),混合氨基酸添加组(RPLM),同时,以试验1中14%CP组作为对照组(CON),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初始体重、DMI、F/G无显著差异,而添加过瘤胃氨基酸组末体重有增加的趋势(P=0.943),RPL及RPM组ADG显著高于CON及NSM组(P<0.05)。2、各处理组DM、OM、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NDF消化率RPLM组显著高于RPL组(P<0.05),其余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氮摄入量、粪氮、尿氮、沉积氮以及氮沉积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余组相比,添加过瘤胃氨基酸组氮的表观消化率呈增加趋势(P=0.093)。3、RPLM组血液葡萄糖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其余血清生化指标之间各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4、RPL及RPM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CON及NSM组(P<0.05),RPLM组宰前活重与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饲粮添加过瘤胃氨基酸组胴体重有增加的趋势(P=0.071)。各处理组间屠宰率、瘤胃总重、瘤胃组织重及尾脂重无显著差异。5、各处理组瘤胃pH无显著差异(P>0.05)。CON组瘤胃N-NH3浓度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P<0.05)。各处理组不影响TVFA浓度及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异戊酸的比例,并且对乙丙比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蛋白水平显著影响育肥湖羊的生产性能。饲粮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能够提高育肥湖羊的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不影响瘤胃发酵,说明在替换以豆粕为蛋白来源的饲粮中添加过RPL及RPM能够减少因豆粕不足引起试验动物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了湖羊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