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社会保障等相关机制的缺失导致民生领域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民生问题,寻求一条兼顾经济和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和谐快速发展。民生问题改善和财政体制改革使得民生财政应用而生,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有着显著的作用。然而,由于民生财政内涵缺乏政策性的明确界定,各地政府纷纷将更多的财政支出划入民生支出的范围,而人民却没有深刻的体会到民生支出增加带来的满足,看病难、住房等问题仍是民生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浙江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2016年GDP总额为46485亿元,位列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人均生活消费为25527元(1),远高于全国的人均消费额17111元。浙江省已连续11年将三分之二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2016年民生支出增长11.3%。浙江省居民消费率自2004年开始不再下降,2007年之后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自“十一五”之初立下民生财政的目标开始,浙江省对改善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对此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逐年扩张。因此,从居民消费角度出发,探究社会性支出的经济效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实用价值。为了验证浙江省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效应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三个层面、三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三个层面分别是理论层面(第二章与第三章)、现状层面(第四章)以及实证层面(第五章),其中第五章分别从三个角度进一步对浙江省社会性支出对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利用浙江省2000-2016年的数据进行的社会性支出总量对居民消费的OLS回归分析;利用11个市级的面板数据进行的社会性支出对总体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以及农村居民消费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利用2010-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的社会性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效应的实证分析。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浙江省社会性支出对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具有挤入效应,社会性支出每增加1%,居民消费可增加0.141%,而且发现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应要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效应要强;从社会性支出结构来看,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医疗卫生支出对所有居民消费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住房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浙江省具体地省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意见。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政府需要加大社会性财政支出总量,切实解决新增劳动力的生活难题。二是政府需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农村社会性支出的投入,使得农村居民更加公平地享受现代化红利。三是优化社会性支出结构,根据不同居民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社会性支出。四是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