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致死、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受不良生活方式等影响,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实现STEMI患者病变血管再灌注的最佳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率。然而,无论是使用裸金属支架或药物涂层支架,仍有部分行PCI治疗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事件,而血小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抗血小板药物通过阻断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对于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应常规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目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我国仍占重要地位,而近年来相继出现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其中替格瑞洛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PLATO研究证实[1],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出血事件无显著增加。但PLATO研究中收纳中国患者数量有限,因此替格瑞洛在我国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并评价两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西京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96例并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n=100)和替格瑞洛组(n=9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PCI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标准剂量(75 mg,1/日,口服)治疗;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标准剂量(90 mg,2/日,口服)治疗。于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同时分别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MI)进行分组,比较不同亚组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组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用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12月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出血事件、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亚组: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MI亚组: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MI<24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BMI≥24组患者(28.9%vs22.8%%,P<0.01)。性别亚组: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总体研究中,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不能显著降低STEMI近中期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中,BMI<24组患者较BMI≥24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