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危重患者由于受创伤、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同时危重患者常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胃排空延迟,限制了肠内营养的实施,导致肠内营养不能达到营养供应的目标量,极易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将导致危重患者预后差,表现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因此,营养治疗是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部分。传统的实施肠内营养的方式是逐渐增加小时肠内营养泵入速度的方法来达到患者的能量需求目标,这种方式造成患者达到能量需求目标量的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为尽快达到患者的能量需求目标,我们采用以目标速度开始喂养的方式,同时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应用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该研究通过比较传统喂养方式(对照组)和早期适量喂养方式(治疗组)对患者营养指标,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肠内营养达到目标量的时间的影响,评价早期适量喂养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提供早期适量肠内营养、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APACHEII评分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肠内营养实施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即在入住ICU24-48小时内开始肠内营养;设定能量供应目标是20~25kcal/kg/day;由于危重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实际体重存在误差,此实验中体重均采用理想体重;营养制剂均通过鼻胃管持续输注,并利用肠内营养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和剂量;病人保持半卧位(床头抬高30°),即使在侧卧位时也保持床头抬高30°;针对原发病均给予相应常规治疗,包括充分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控制感染、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监测并严格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两组病人均根据其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按常规方式供给能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目标热量供应20-25kcal/kg(理想体重)):开始肠内营养时先以25ml/h的速度通过鼻胃管利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肠内营养制剂,每6小时监测一次胃残余量,如果胃残余量≤200ml,可维持原输注速度;如果胃残余量≤100ml,则肠内营养饲入速度就要增加20ml/h。如果胃残余量连续2次或2次以上超过200ml,则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治疗组:(1)计算病人每日能量需求量20~25kcal/kg(理想体重)。(2)选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为整蛋白型和短肽型。(3)肠内营养实施方式:①计算出所需肠内营养制剂总量,计算平均输注速度:如果患者喂养量需求是1500毫升/天,那么每小时输注速率为62.5毫升。如果患者因为临床检查等原因暂停几小时的喂养,只接受了400毫升,剩下9个小时,这时在剩下的9个小时中,喂养速度将被调整为(1100ml/9h)122ml/h。第二天喂养速度重新从62.5ml/h开始。设定最大的肠内营养输注速度界限是150ml/h。②在开始肠内营养时即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10mgq8h肌肉注射③提高危重病人胃残余量阈值至300ml。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时间为3~7天,分别记录应用肠内营养前、应用肠内营养后第3天、应用肠内营养后第七天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记录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肠内营养输入量达目标供应量的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前的各项营养指标和肝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32±4vs24±5g/L)、前白蛋白(18±3vs14±5mg/d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肝功能也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营养治疗后两组病人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9.97±5.24vs13.05±5.04天)、入住ICU天数(13.85±8.08vs17.61±6.35天)、总住院天数(20.90±8.89vs26.05±7.97天)、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的时间(51.40±5.08vs112.22±8.38小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恶心、呕吐(12%vs7.5%)、腹胀(18%vs15%)、腹泻(5%vs7.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同时提高胃残余量阈值、补救因检查治疗而延误的营养制剂输注时间,可促进早期达到重症病人能量供应目标,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总的住院时间、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同时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