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三种超促排卵方案在不同年龄阶段和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根据年龄和基础窦卵泡数个体化地选择超促排卵方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在2016年9月1日到2018年9月1日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并新鲜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的周期654个。按照超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将所有纳入的IVF/ICSI-ET周期分组如下:经典长方案为A组,共195例;低剂量改良长方案为B组,共328例;拮抗剂方案为C组,共131例。再根据年龄与窦卵泡数不同的组合,对三种方案进行亚组分析,各亚组的年龄阶段及窦卵泡数范围控制如下:亚组Ⅰ:年龄:小于35岁,AFC:5个-10个;亚组Ⅱ:年龄:小于35岁,AFC:11个-15个;亚组Ⅲ:年龄小于35岁,AFC:大于15个;亚组Ⅳ:年龄:35岁以上(包括35岁),AFC:5个-10个;亚组Ⅴ:年龄:35岁-40岁,AFC:11个-15个。总体比较和亚组比较三种超促排卵方案在超促排卵前的基线特征、促排情况、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超促排卵方案总体比较: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 hormone,Gn)用药情况:C方案的Gn用药时间及用量均小于其余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排情况:C方案扳机日的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及移植日的内膜厚度低于其余两方案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C方案扳机日的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高于其余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方案的获卵数低于其余两组方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C方案的优质胚胎率低于B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优质胚胎率与其余两组方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局:三种方案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率为3.6%,B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2.4%,C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0.8%。亚组比较:亚组Ⅰ:Gn用药情况:A组的Gn用药时间及用药量,最高,B方案次之,C方案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排情况:A组的扳机日的E2、P水平最高,B方案次之,C方案最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方案扳机日的子宫移植日的移植日的内膜厚度高于C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局:A组的胚胎着床率及活产率上均高于C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方案的胚胎着床率及活产率与其余两组方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方案的临床妊娠率高于C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Ⅱ:Gn用药情况:C方案的Gn用量及用药时间均小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排情况:A组的扳机日的E2水平最高,B方案次之,C方案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方案扳机日的LH水平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C方案的MⅡ期卵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方案的双原核(2 pronuclear,2PN)率高于B组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双原核率与其余两组方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局:三种方案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OHSS的发生率为5.9%,B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3.9%,C方案无OHSS的发生。亚组Ⅲ:Gn用药情况:C方案的Gn用药时间及用药量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排情况:C方案的扳机日的E2水平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局:三种方案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OHSS的发生率为5.6%,B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2.9%,C方案无OHSS的发生。亚组Ⅳ:Gn用药情况:C方案的Gn用药天数及用药量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B方案的优质胚胎率高于C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优质胚胎率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局:B方案的胚胎着床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OHSS的发生率为4.2%,B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3.3%,C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2.3%。亚组Ⅴ:Gn用药情况:A组的Gn用药时间高于C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方案的Gn用量高于C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B方案的优质胚胎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局:三种方案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OHSS的发生率为5.0%,B方案OHSS的发生率为3.2%,C方案无OHSS的发生。结论:1.年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患者(年龄小于35岁,双侧AFC在5个到10之间),应用经典长方案后的胚胎着床率及活产率明显高于拮抗剂方案。2.年轻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年龄小于35岁,双侧AFC大于10个),应用经典长方案、低剂量改良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后,均可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但拮抗剂方案的Gn用药时间短、用药量少,OHSS的风险较低。3.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年龄大于35岁,双侧AFC在5个到10之间)应用低剂量改良长方案后的胚胎着床率明显高于经典长方案及拮抗剂方案。4.高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年龄大于35岁,双侧AFC大于10个)应用经典长方案、低剂量改良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后,均可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但拮抗剂方案的Gn用药时间短、用药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