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1931--)是美国文学界最负盛誉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以自己非凡的努力和独特的眼光致力于黑人文学的创作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发生在黑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她曾写过《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天堂》(1999)、《爱》(2003)和《仁慈》(2008)。在这些作品中,莫里森以细腻的笔法,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的生动刻画,将黑人内心的呼唤再现读者面前。《爵士乐》是托尼·莫里森的第六部小说,发表于1992年,它与《最蓝的眼睛》和《天堂》共同被视为莫里森的三部曲。《世界》杂志曾经赞誉这部小说为“吟唱布鲁斯的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维奥莱特和乔的婚姻为主线,通过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方式,将小说主人公的生活历程和面临的心理困境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揭露哈莱姆时期美国黑人婚姻成败的原因。此外,作为美国黑人的发言人,莫里森认为身份认同是美国黑人面临的最大困境。小说中婚姻主题承载的不仅是个人问题,更多的是社会问题。虽然哈莱姆时期提升了美国黑人的地位,但这种新的生活并未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改善。在新的生活中,黑人们饱受着孤单的折磨,他们不断地迷失自己又在不断地寻找自己,试图在黑白文化冲突的夹缝中和大城市的冲击下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本文将以心理学和黑人文化为理论基础,深入剖析《爵士乐》中婚姻和黑人自我迷失与自我寻求两大主题,进而揭示出哈莱姆时期黑人婚姻成败的心理原因和自我迷失与自我寻求的社会原因。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生平、写作特点、作品《爵士乐》和现今学术界对《爵士乐》的研究动向。通过对莫里森的生活经历、主要作品、写作特点、《爵士乐》的创作来源和创作特点的介绍,使读者对莫里森和其作品《爵士乐》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部分。在这部分中,将涵盖心理学和黑人文化两部分,其中包括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卡尔·荣格的无意识理论、非洲文化和非裔文化的阐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部分详细剖析了维奥莱特和乔婚姻破裂和婚姻愈合的原因;第四部分则从婚姻主题折射出来的信息分析黑人自我迷失的原因,及黑人们如何克服困境寻求自我的。第五部分是对本文进行概括和总结进而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