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域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完善的乡村旅游公路是保障乡村旅游、自驾游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对于乡村旅游公路的专项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和方法体系。以乡村旅游公路发展较快的江浙沪地区为对象,探讨县域乡村旅游公路选线的适宜性,对我国乡村旅游公路研究和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法、交叉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在界定乡村旅游公路概念的基础上,对江浙沪地区5个乡村旅游目的地中的9条县域乡村旅游公路进行了现场调查,从旅游资源、交通状况、沿线可视景观、配套设施四个方面分析其现状特征。其次,结合旅客旅游心理和自驾游行为研究,系统研究了旅游公路相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县域乡村旅游公路选线适宜性的评价体系,对江浙沪地区9条县域乡村旅游公路选线的单因子适宜性等级、综合适宜性指数进行了评价,并对江苏省溧阳市进行乡村旅游公路选线的适宜性评价,分析了8条乡村旅游公路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优化改造的建议及措施。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江浙沪地区9条县域乡村旅游公路选线适宜性评价等级集中在II级和III级,II级为2条,III级有7条;总体来看,江浙沪地区县域乡村旅游公路综合适宜性评分为3.77,属于III级(中);旅游资源价值和对外交通便捷度两个方面的适宜性评价等级参差不齐;其选线适宜性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旅游资源多样性和设施配置齐全性。(2)从旅游资源价值、交通便捷度、沿线可视景观美感度、设施配置合理性四个方面,建立了县域乡村旅游公路选线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旅游资源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与分布合理性、旅游资源多样性等12项因子。准则层权重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旅游资源价值、沿线可视景观美感度、设施配置合理性、交通便捷度。(3)江苏省溧阳市8条乡村旅游公路中,II级选线适宜性评价等级的公路为3条,III级有5条,所评价的公路选线适宜性等级都集中在II级和III级。总体来看,溧阳乡村旅游公路综合适宜性评分为3.55,属于III级(中);这一结果表明,溧阳市乡村旅游公路的选线适宜性很高,但高等级的公路较少,说明尚有较大的提升改造空间。溧阳乡村旅游公路选线适宜性的主要限制因素有旅游资源等级、对外交通连接度、与其他公路连接度三个方面。(4)针对不同公路的问题和不足,综合提出五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上,即深度挖掘和利用地域特色,建立乡村旅游公路体系,提升旅游公路设施服务,生态化、信息化水平,并结合实例,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综合应用了旅游学、城乡交通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确立核心问题,采用学科交叉的理念和手段,明确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题内容;2)交叉利用了田野调查法、AHP法、综合指数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体系、综合评价,对满足多目标的旅游公路选线适宜性进行了有益探索。本研究是对我国旅游公路研究的有益补充,可应用于江浙沪地区县域乡村旅游公路的规划建设实践,也对我国其他地区相关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研究主要针对江浙沪地区的县域范围内县级及以上级别的乡村旅游公路展开研究,没有涉及其他地区,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本文侧重于单条县域乡村旅游公路的研究,未涉及县域乡村旅游公路网络、乡村旅游公路管理、信息化等层面,期望以后有更全面深入的研究。